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温州地区志贺菌流行的主要种类和血清型别,研究本地区临床分离志贺菌的同源性。
2.检测志贺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提供依据。
3.了解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研究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为控制耐药性的发展和耐药菌株的播散提供依据。
方法:
1.回顾性研究60株临床分离志贺菌的血清型分布,了解其临床流行情况。
2.选用Xba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14株福氏志贺茵及标准株沙门菌Brenderup型H9812株进行染色体酶切后,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志贺菌进行分子分型。
3.耐药性检测:K-B纸片扩散法检测60株志贺菌对萘啶酸(NAL)、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亚胺培南(IPM)、美洛培南(MEM)、妥布霉素(TOB)、复方新诺明(SMZ)、阿莫西林(AML)及替卡西林(TIC)等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4.染色体介导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突变点检测:用PCR法对60株志贺菌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基因gyrA、gyrB、parC、parE进行检测,并对其中20株PCR扩增所得的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
5.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测:用PCR法对该60株志贺菌进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和aac(6’)-Ib的检测,表型阳性菌株进行测序和基因分型。
6.接合转移实验:以大肠埃希菌J53为受体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阳性菌株为供体菌,作接合试验,用特异性PCR扩增确认接合子基因型和耐药性。
7.主动外排机制检测: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60株志贺菌在含与不含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条件下对萘啶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
结果:
1.60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41株,占68.3%,血清型分别为IA型7.3%(3/41),IB型2.4%(1/41),IIA型14.6%(6/41),IIB型14.6%(6/41),IVA型7.3%(3/41),IVB型7.3%(3/41),IVC型36.6%(15/41)和X变异型2.4%(1/41);宋内志贺菌16株,占26.7%;痢疾志贺菌2株,占3.3%,血清型为Ⅰ型;鲍氏志贺菌1株占1.7%,血清型为Ⅱ型。
2.14株福氏志贺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经Tenover[13]等提出的细菌同源性判断标准,将14株菌分为A、B、C、D四型。流行菌株为福氏志贺菌A型,共10株占71.4%(10/14);散发菌株为B、C、D型。
3.志贺菌对萘啶酸、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及替卡西林耐药率高,耐药率分别为83.3%、71.7%、86.7及83.3%;不同种类的志贺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福氏志贺菌对萘啶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75.6%、19.5%、26.8%及22.0%,而宋内志贺菌对上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93.4%、0.0%、18.8%及0.0%。
4.对20株PCR扩增所得的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耐药主要发生在GyrA基因83位Ser→Leu、87位Asp→Asn突变及parC基因80位Ser→Ile突变。
5.60株志贺菌中qnrS、qnrB阳性菌株各筛选出1株,均为福氏志贺菌,未检出qnrA和aac(6’)-Ib-cr基因。其中qnrS阳性菌株与大肠埃希菌接合试验成功,并且接合子对多种抗菌药物的MIC值明显提高;特异性PCR证实接合子和供体菌有相同的qnr基因。
6.60株志贺菌中有11株外排泵表型试验阳性,以萘啶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作为底物,分别有3、5、5、1株菌在5ug/mlCCCP的条件下MIC值降低4倍或4倍以上,其中有18.2%(2/11)的菌株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有明显的外排作用。
结论:
1.温州地区志贺菌感染以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为主,福氏志贺菌中以福氏IvC型为主,其次为血清IIA型和IIB型。来自温州地区不同医院的14株福氏志贺菌可能主要源于亲缘关系很近的克隆系。
2.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而不同类型的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大。
3.靶基因突变是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以DNA旋转酶gyrA基因突变为主,DNA拓扑异构酶Ⅳ_parC基因突变次之。
4.国内首次在志贺菌中检出qnrB基因,qnr阳性菌株呈多重耐药,且其耐药性可以通过接合方式发生水平转移,需加强监控。
5.主动外排机制在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