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利用微卫星标记对珠江3种鲌亚科鱼类的微卫星特征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利用微卫星对珠江水系6个样地的广东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珠江3种主要鲌亚科鱼类广东鲂(Megalobramaterminali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海南红鲌(Culter recurviceps)的遗传特征。检索GenBank和文献资料中的微卫星标记,针对3种鲌亚科鱼类设计108对微卫星引物,用PCR技术在3种鱼的基因组DNA中进行扩增,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析结果,共获得16个特异性标记。其中,微卫星标记F-524在三种鱼中可区别鳊,广东鲂和海南红鲌可扩增309-320bp的目的片段,在鳊中无扩增条带;微卫星标记L-4可区别广东鲂,鳊和海南红鲌中可扩增160-201bp的目的片段,在广东鲂中无扩增条带;微卫星标记L-7可区别海南红鲌,在广东鲂和鳊中可扩增160-190bp的目的片段,而在海南红鲌中扩增的片段为123-143bp。通过3个微卫星标记组合,可从分子水平鉴别出广东鲂、鳊、海南红鲌,从而解决3种鲌亚科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中形态比较相似,通过形态鉴定比较困难的问题。为进一步分析珠江水系广东鲂种群,利用10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来自珠江流域北江、东江、潭江、珠江口、以及西江梧州、肇庆江段的6个样地的广东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计算并统计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遗传距离、遗传相似性系数、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等参数。结果表明:6个样地的广东鲂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8479,多态信息含量为0.2771-0.3226,显示广东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偏低。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598-0.426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306-0.4043,其中潭江群体的期望杂合度最大为0.4260,肇庆群体的期望杂合度最小为0.3598,即潭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肇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110-0.1111,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949-0.9891。Hardy-Weinberg平衡卡方检验结果表明6个样地的广东鲂群体在不同位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平衡。遗传分化指数为0.0098-0.0876,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低。通过构建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潭江和东江群体分别单独聚为一个分支,北江群体、珠江口群体、肇庆群体、梧州群体聚为另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