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以来,已经过六年多的时间,其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重新引入是最大亮点之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顺应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形势的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久,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受到质疑。因此,考察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运用效果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尤为重要,从而通过实证研究,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更广泛的推广提供实证支撑。金融业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最广泛的行业,具有典型性,本文在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首先选取2007——2011年深沪两市26家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统计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随后建立价格模型,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分析与检验。同时分别对银行业和证券、保险业两个子样本进行了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检验。最后,加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两个控制变量,验证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的稳健性。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占总资产、总负债的比重不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对净资产的影响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也较低,但各公司间存在较大差异。(2)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公司的净资产和净利润与股价具有相关性,而且投资者对利润的关注度高于对净资产的关注度。同时得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与股价具有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不相关。(3)通过对银行业和证券、保险业两个子样本的实证分析得出,银行业上市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不相关;证券、保险业的公允价值变动信息表现出一定的价值相关性。(4)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具有解释股价的能力,资产负债率表现为与股价不相关。加入两个控制变量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票内在价值之间均具有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