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将产出导向法模式应用到汉语听说课课堂中,以检验该模式对初中级汉语听说课是否存在积极影响。本文阐述了该选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分析了国内的汉语课教学和研究现状,并根据笔者在听说课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用产出导向法模式进行汉语听说课教学以达到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和发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效果。为此,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有关汉语听说课、产出导向法、行动研究法等相关理论基础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为本研究的计划和实施奠定基础。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参与者、研究工具、准备工作和研究过程这几个方面阐述了本研究的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对此次行动研究的相关工作内容和思路进行了解释和分析。首先是制定首轮行动研究的计划,接着设计教案,然后描述了实际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最后对课堂录音录像材料的观察进行数据化统计、对学生的自评表回收统计,并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反思本轮行动研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根据反思得出的结论调整相关计划和设计并制定下一轮行动研究计划。在三轮行动研究完成之后,笔者对三轮行动研究所得的课堂观察数据和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该研究的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概括总结了本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反思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的研究和教学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本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结论:产出导向法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发言、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对初中级听说课课堂以及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可行性。同时,行动研究法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但是,产出导向法的评价环节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难以有效执行的问题,教师应适当调整自评方式使这一环节能够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