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引起生态环境退化、人们生活贫困等问题。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目的是在治理工作中总结与概括出一系列行之有效、可供推广的石漠化治理的方法。本文针对于时下石漠化区发生面积广泛但又研究不多的粗骨土石漠化、覆盖式水土流失、碎屑岩夹层影响下的内涝等典型生态问题,选择驮堪小流域、团乐小流域为典型小流域进行这些典型问题的机制分析及治理,并总结出治理模式进行示范。首先,总结了广西几种岩溶地貌类型的小流域的环境特点、石漠化问题及相应的治理模式。然后重点选择团乐小流域建立三维概念模型。并运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土宜评价、基于Arcmap的土壤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预评等方法。其次,进行了石漠化治理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并针对团乐小流域的实际问题,重点选择林草植被恢复模式、草食畜牧业模式、防涝治旱模式进行初步设计,并提出实施方法。根据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侧重于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对各模式的布局进行设计。最后,基于WRS系统的原理,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的构建方法与步骤。提出应从不同地域尺度去总结示范不同层次的石漠化治理模式的观点,即在区域、省域、县域、小流域、项目区五个不同尺度的范围内分别以总结地貌模式、资源开发模式、生态产业模式、工程项目模式与农户经营模式为主。然后选取典型小流域进行研究与治理示范,分析了粗骨土对石漠化的影响、覆盖式的土壤退化、碎屑岩夹层对内涝的影响,并对针对于这些问题的治理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示范区,设计了示范路线,进行模式示范与推广。本文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观点,如从不同的地域尺度总结了不同层次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对广西岩溶小流域进行分类、选取典型小流域建立概念模型、根据岩溶小流域地表地下两个系统的源汇关系布局治理工程、提出小流域单元的治理工作应注重非可溶岩源区的生态治理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