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用MNNG诱癌剂联合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2.研究艾灸、针刺CAG大鼠“足三里与中脘穴”对胃黏膜增殖修复相关因子COX-2、EGF、EGFR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和艾灸两种干预方式对其作用的差异性。方法:采用MNNG诱癌剂联合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干预制作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正常组和模型组仅予以抓捕、捆绑,艾灸组与针刺组分别采用艾灸、针刺干预足三里与中脘穴,1天1次,每次20min,共2周。实验第13周观察各组实验大鼠的一般行为学改变及体重变化,肉眼观察胃组织大体变化,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IHC法检测胃组织中EGF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细胞COX-2、EGFR的表达。结果:1.大鼠一般行为学变化:正常组精神状态佳,反应灵活,活动矫健,被毛有光泽,体重逐步增重,体型较大。造模大鼠精神萎靡,活动稍迟缓,毛发色泽暗淡易脱落,体重增长缓慢,体型相对偏小。艾灸、针刺干预后,大鼠症状逐渐改善,精神状态较前变好,毛发色泽较前改善,活动度增多,体重逐渐缓慢增长。2.胃黏膜变化: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胃体稍扩张,胃壁变薄,弹性差,皱襞低平,走向不规整,黏膜色泽淡白或灰白,可见散在出血点。艾灸组胃黏膜皱襞较规整,色淡红或暗红色,胃分泌液较正常组少,可见个别出血点。针刺组胃黏膜皱襞欠规整,色淡红色,胃分泌液较正常组少,有散在出血点。3.病理学检测:HE染色光镜下,模型组胃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固有腺体变小,数量减少,结构排列紊乱,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充填,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符合CAG的病理诊断标准,造模成功。艾灸组及针刺组经治疗后,胃黏膜程度较前好转,胃黏膜厚度相比于正常组稍薄,镜下可见固有腺体保持相对完整,腺体排列尚可。4.指标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大鼠胃粘膜COX-2、EGF、EGFR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针刺组大鼠胃黏膜中COX-2表达下降(P<0.01),EGF、EGFR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艾灸组与针刺组之间两两比较,胃黏膜中COX-2、EGF、EGF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采用MNNG诱癌剂为主联合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干预12周可成功复制CAG大鼠模型。2.模型组大鼠胃黏膜COX-2、EGF、EGFR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说明COX-2、EGF、EGFR是CAG细胞增殖修复的重要因素。3.艾灸与针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大鼠的一般行为学及病理学,下调胃黏膜中COX-2的表达,升高CAG大鼠胃组织EGF、EGFR表达,对胃黏膜的增殖修复有积极作用,但二者治疗效果无明显优异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