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急性发热和高CRP患儿病因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42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急性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原因,常指直肠温度≥38℃,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尤其对于年龄小于5岁患儿,及时判断急诊发热病因和正确治疗有利于降低患儿病死率。急性发热病因常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虽然大多数为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一些以发热为首要症状的严重细菌感染(如尿路感染、肺炎、败血症等),不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小儿发热,如何才能快速、准确判断感染类型是临床医生所面对的难题。病原学是判断感染性疾病的金标准,但检出率低,故临床上常用一些生物学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前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等生物学指标来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及感染轻重。CRP费用比PCT低,预测发热患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WBC,且具有方便、快速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众多研究表明病毒性感染时CRP浓度一般波动于20-40mg/L,而细菌感染具有高浓度CRP,其中严重细菌感染CRP浓度更高大于50mg/L。因此,对于发热伴高CRP患儿,临床医师往往会倾向于早期使用抗生素来降低死亡率,但如何经验性地使用抗生素会面临着如下的挑战:选择何种抗生素?是否CRP越高,需选择越高级的抗生素?另外,一些病毒(如腺病毒、麻疹病毒等)等非混合性病毒感染性疾病CRP浓度超过100mg/L,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非感染性疾病也具有高浓度CRP的特点。因此,为了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我们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科因急性发热入院且CRP≥50mg/L的患儿的病因分布及病原学进行分析,并初步分析目前儿科临床医师对发热、高CRP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是否抗生素级别的选择与血清CRP浓度有关,为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过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2011年12月因急性发热入院且CRP≥50mg/L(年龄介于1m-14岁)的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科各病区的住院患儿资料,根据各病区最后确诊病因为依据,将根据最确诊病因将分为感染性疾病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再将感染性疾病组分为明确感染灶组和未明确感染灶组,分析各组病因分布及病原学构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月份及血清CRP浓度进一步分析疾病组及各种病因构成;根据不同科室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按不同血清CRP浓度分析抗生素选择是否存在相关性。数据统计由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病因及病因构成采用描述性统计;不同组的疾病构成比的比较线性关系比较及采用X2检验,多样本均数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组480例患儿中明确感染灶组310例,64.6%(95%CI:60.0-69.0);未明确感染灶组125例,26.0%(95%CI:22.3-29.8);非感染性疾病组45例(9.4%,95%CI:7.1-12.1)。明确病因23种,前3位病因依次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占22.5%(108/480,95%CI:18.8-26.2)、尿路感染占14.0%(67/480,95%CI:11.0-17.1),川崎病占7.1%(34/480,95%CI:5.0-9.6)。①各疾病组均发好于1月~3岁组依次为69.7%,68.0%,73.3%,三组疾病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x2=1.287 P>0.05。②常见的病因在不同年龄段构成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80.386 P<0.05),多数病例集中在1月~3岁组249(70.1%);各年龄段内中1月~3岁组最常见病因为尿路感染(62例,占18.6%);~6岁和~14岁组则以化脓性扁桃体为常见病因(33例,40.0%)和(20例,31.8%)。③各疾病组中在不同季度分布无统计学差异(x2=7.454 P>0.05,多数病例集中在了第二季度(212,44.2%);前三位病因却有各自的好发时相,其中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好发于5、6月,尿路感染、川崎病则以7、8月为著,其他疾病在不同月份中没有明显流行高峰。④明确感染灶组与非感染性疾病组的CRP浓度对数平均值均高于未明确感染灶(p1=0.010,p2=0.025),而明确感染灶与非感染性疾病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879);疾病组在不同CRP组构成比存在明显差异(X2=16.161 p=0.013)。前3位病因中尿路感染CRP浓度对数平均值高于化脓扁桃体炎(p=0.001),而与川崎病比较无差异(p=0.480)。⑤明确病原106例,其中细菌59株(大肠埃希菌,15株),病毒32株(腺病毒,16株),肺炎支原体肺炎15株。480例患儿均选用抗生素治疗,但多以单联为主共413例(86.0%),其中给药人次较高3位依次为头孢曲松针,占20.3%,头孢噻肟针,占12.6%,美洛西林舒巴坦,占11.5%。血清CRP与抗菌药物等级之间确实存在关系(X2=24.488 p<0.05),尚无线性关系(线性和线性组合=0.038 p>0.05)。   结论:半数以上发热、高CRP患儿有明确感染灶,其中尿路感染是婴幼儿发热的第一位病因,主要病原为大肠埃希菌,化脓性扁桃体是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发热高CRP的首要病因,同时川崎病是婴幼儿发热、高CRP中主要的非感染性疾病病因;腺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高CRP、发热的主要病毒病原。总体选择抗生素上虽多以单联为主,但起点较高,临床医师确实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因此,对发热、高CRP患儿早期进行经验性治疗时,仅凭发热及CRP浓度高低而选择抗生素及抗生素级别高低,将导致抗生素使用的过度及滥用。对发热、高CRP患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需全面评估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借助其他的常规的辅助检查才能做出初步判断。
其他文献
背景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早期生命事件在人类晚期疾病风险产生中可能扮演的角色。2003年Barker提出了多哈理论。多哈(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D
研究背景与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明显升高趋势。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是近
目的:  对比研究手术治疗的功能性与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定位诊断方法、手术方式选择、肿瘤分布情况、病理特征等临床特点的异同,为临
背景:视网膜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视力及生活质量的疾病。视网膜的损伤尤其是视网膜上皮层的损伤,至今临床上尚无发现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发展,采用药物、手术、激光
【目的】  中耳腔内结构精细复杂,部分细微结构在显微镜下难以很好的辨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应用领域扩展到中耳腔,国内外少有关于内镜下中耳腔解剖的报道,由于内镜凭借其
目的:探讨视锐5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行PICC置管时导针器分离的最佳时机。方法:采用视锐5超声引导MST行PICC置管的患者174例,随机分为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观察ATP竞争性mTORC2抑制剂PP242对体外培养的H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干扰素/维甲酸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GRIM-19)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构成的年龄、性别和年代变化特点,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年-2011年连续12年解放
【研究背景】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全球约有5-15%的人群受此疾病困扰,目前我国患病率仍居高不下,且南方患病率高于北方,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气候、生活习惯等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arnitine, LC)对高糖损伤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出生1-3d的SD大鼠,取视网膜,0.125%的胰蛋白酶消化制备单细胞悬液后进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