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2007年济南地区淋球菌流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淋球菌耐药动态提供重要依据;研究淋球菌对头孢曲松耐药性产生的过程,探讨淋球菌的耐药机理。
方法:
1.淋球菌耐药性研究
①:收集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性病门诊的淋病患者尿道或宫颈的分泌物,进行淋球菌培养、鉴定后置于10%的牛奶管于-70℃冷冻保存备用。
②:采用WIIO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纸片碘量法测定菌株的β-内酰胺酶。
2.淋球菌体外人工诱导耐头孢曲松的研究
选取对头孢曲松敏感的临床菌株和标准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曲松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头孢曲松次抑菌浓度的巧克力培养基进行人工诱导。
结果:
1.对2007年收集的79株淋球菌进行了MIC检测,PPNG阳性率为19%(15/79),TRNG阳性率为27.8%(22/79),环丙沙星耐药率100%,大观霉素100%敏感,头孢曲松无耐药菌株,敏感菌株占70.9%,中敏菌株占29.1%。
2.三株对头孢曲松敏感的淋球菌,人工诱导耐药以后均对头孢曲松耐药,并且保持稳定的耐药性;耐药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明显的提高。
结论:
1.青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由于其高度的耐药性,已经不能作为济南地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三年检测结果显示:TRNG无明显变化,PPNG呈下降趋势,显示济南地区淋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状况有所改善。济南地区耐药状况明显低于广州、广西、南京等地,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仍可以作为济南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应注意耐药菌株的出现。
2.淋球菌对头孢曲松产生耐药的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及环丙沙星也产生耐药或耐药性增加,出现多重耐药,机制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