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79年至2014年,我国保持着年均9.5%的经济增长率,这已然成为一种“增长奇迹”。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环境状况却不容乐观。水污染、大气污染不仅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健康,更阻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官员晋升激励的角度,分析我国高经济增长和高环境污染并存的现象。尤其是在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官员评价体制下,地方官员为了取得卓著的经济绩效而不惜环境代价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更替期间和任期内晋升激励的变化是否会使得环境污染状况发生变化?官员个体的异质性是否也会影响地区环境污染?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布局差异是否会使得官员更替期间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强度产生差异?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得到解答。本文选取了全国252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3年的城市数据和市委书记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GMM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在对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时,我们发现:2004-2013年,我国每年约有25.39%的城市发生市委书记的更替,每位市委书记的平均任期约为4.53年。此外,10年间,市委书记并未呈现出年轻化态势,女性官员的任职比例仍然较低,但是学历水平却有明显的提高。基于以上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市委书记更替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官员更替当年,以工业烟尘排放量衡量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会减轻;在官员任期内,地区环境污染随任期呈倒U形变化;官员上任前从事过秘书长或者团委等系统性工作会在更替当年对环境污染产生正影响,官员学历越高更替期间地区环境污染减轻越明显;异地晋升的官员相比本地晋升的官员在更替期间对于环境污染的改善更显著。此外,将数据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个子样本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在官员更替期间,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减少的程度要大于东部地区。本文从影响环境污染的众多因素中凸显出地方官员更替的影响,显示了政策制定者对于地区环境的影响力,为理解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