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公园中青少年活动场所规划设计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倡导“人本主义”设计理念的今天,不管是城市规划还是景观设计,人的因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考虑得更多更细,公园的规划设计也从以前单纯对“物”(物质环境)的规划更多地转向对“人”的关怀,但是在考虑公园的使用人群时,青少年这-特殊群体却常常被忽视。现实矛盾是:一方面,公园中很多文化元素及传统景观占地广大却难以得到青少年的广泛认同;另一方面,城市中现有青少年活动场所狭小,质量低下,青少年难以找到逃离大人视野的地方。本文试图抓住公园特有的品质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探析如何把公园建成一个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场所,一个因为有青少年的良性参与而更有活力、更健康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这一研究对类似公园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提供理论补充和实践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是根据相关文献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其活动场所的范畴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青少年在场所中的行为特征和主要活动内容,并回顾了国内外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在公园中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对公园的利用方式。 二是从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公园中青少年活动场所规划设计的原则与要点。 三是论述了公园中青少年活动场所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活动场所构成要素设计、“模糊场所”和“确定场所”的规划设计内容,并以国内外成功实例证明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四是采用使用状况评价法,首先对青少年使用公园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深入分析,掌握了受调查青少年的基本信息,对桂林城市公园的整体印象等,并以文字和图像描述理想的公园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桂林市五个典型公园(虞山公园、象山公园、两江四湖公园、穿山公园、七星公园等)的实地观察走访,掌握其基本概况及青少年在其中的活动特点和内容。 五是在广泛实例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少年使用七星公园进行重点案例分析,综合评价该公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宜居城市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科学研究领域中新生但迅速成为热点的课题,同时也是目前城市政府和城市居民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论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对宜居城市思想的起源、形成
学位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在城市当中逐渐出现了一种以轨道交通枢纽为载体,多种功能复合,承担一定城市功能的综合体.这类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是随着轨道交通建设而产生的一种建筑
高层建筑下部空间是随着城市三维立体化的迅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化解城市生存空间短缺、城市要素立体化与城市基面平面化矛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因而以其作为特定的研
随着城乡统筹的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也在全国各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针对村庄居住空间的“村庄居民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当前规划标准、规划理论、规
随着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一些大、中城市进入了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阶段,城市中大量的工业遗产建筑被闲置、废弃,这些失去生产功能的工业遗产建筑是城市文明进
在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城市的外在体积以及内在功能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城市空间与城市配套设施却相对滞后。城市功能演变过程中,公共空间与城市功能之间
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城市更新理论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各自理论的发展特点和与城市发展的对应特征。 第二章,主要对几个比较成功
学位
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都分布着许多以民族聚居为特征的少数民族居住区,由于这些少数民族有着自身特殊的文化背景、居住风俗和宗教信仰,因此,少数民族聚居区成了游离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