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博士生质量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博士生质量到底如何,社会各界说法不一。本文力图通过探讨与博士生教育密切相关的四个利益相关者--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毕业博士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认识,以求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客观地认识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大学师生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认识”是其在博士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以社会心理形态表征的意识形态。本文以高等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通过对五所研究型大学4134名师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及一所高校师生的访谈,描述博士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毕业博士四者对当前博士生质量要素、质量影响因素的认识以及他们对质量高低的判断;分析不同群体的认识异同及具体表现,确立各质量要素和各质量影响因素的权重分配;最终揭示出当前与博士生培养关系最为紧密的四个不同责任主体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总体认识与评价。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高校师生均认同“科研创新能力”、“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博士生质量的核心要素,除此两要素外,博士生导师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更强调作为博士生培养质量外显结果的“学位论文质量”,而博士生则更重视自身内隐能力提升过程的“相关学科知识水平”。
2.五所高校的师生绝大多数人认同“导师指导”、“学术氛围”为影响博士生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科类师生的认识也存在差异,除上述两因素外,理科、工科、农医类的师生对“科研条件”的认同度较高;社会学科的师生则较认同“研究训练”对博士生质量的重要影响;人文学科的师生则是较认同“学科水平”一项。
3.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三者均对当前博士生质量的整体水平评价较高。博士生导师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两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认为当前博士生整体质量与过去相比基本持平,但在“学位论文质量”和“外语水平”两方面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