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天然蛋白粉体和聚合物的优点与特性,制备新型含蛋白质的复合膜及纤维。本文研究了羽绒粉体的染色性能,将实验室自制的超细羽绒粉体(SDP)与聚丙烯(PP)共混制膜,系统的研究了SDP的含量对PP/SDP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同时制备PP/聚氨酯(PU)/SDP皮芯复合纤维和PP/SDP多孔复合纤维,研究了复合纤维组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SDP的染色性能优于羽绒纤维和超细羊毛粉体(SWP)。随着粒径的减小,羽绒粉体的上染率增加,而色深值却呈相反趋势。这是由于羽绒粉体的比表面积较大,吸附染料分子的速率较快,上染率较大,但是过量的染料分子堆砌在粉体表面,无法有效地扩散到粉体的内部,最终导致色深值变小。PP/SDP共混膜中SDP的含量小于20%时,SDP均匀地分散在共混膜中。SDP的含量达到30%后,PP/SDP复合膜的结晶温度下降,这可能是由SDP的团聚所引起。亲水的SDP和界面间的裂缝增加了PP/SDP复合膜的亲水性能。当SDP的含量超过30%时,连续的SDP形成通道,复合膜的吸水性能大幅度增加。随着SDP的增加,弱界面相容性导致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的平均值均下降,而杨氏模量上升。利用PU的特性,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复合纤维。制备PU/SDP混合溶液,采用涂覆的方法将其涂层到PP长丝的表面。随着SDP含量的增大,涂覆过程变得困难。当SDP含量为20%时,PP/PU/SDP皮芯复合纤维的染色达到最佳效果,当SDP含量达到40%时,SDP的团聚导致PP/PU/SDP复合纤维染色性稍有下降。将PP/SDP复合切片与PU再次共混,并进行纺丝。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将PP/SDP/PU复合纤维中PU进行充分的溶解,制备成多孔的PP/SDP复合纤维。当PU的含量达到30%时,可以形成孔洞贯穿的结构。随着SDP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的可纺性能逐渐降低,SDP团聚的现象也越明显,PP/SDP多孔复合纤维的色深值和回潮率均增加,这表明PU经DMF溶解后,贯穿的孔洞可以充分体现复合纤维中SDP的特性,使得复合纤维变得可染色和可吸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