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榆林小曲,作为陕北民歌中的“里巷之谣”,因其雅俗共存的唱词、简单而又灵活的表演形式,被誉为文献“沙漠里”的“奇葩”。从其诞生发展至今已有300余年,随着历史的演变,其生存的环境、表演的“舞台”与机遇都一直发生着变化,其表演的“舞台”有过一度辉煌,也有诸多断层与尴尬,尤其是“非遗”机制的出台、老一辈榆林小曲歌手和艺人的逝去,使其在新旧传承、演唱水平、演唱规模、演出“舞台”与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困境。在“舞台演绎”原生态民歌盛行的当今社会,虽然有很多学者对榆林小曲展开了各个层面的探讨:有的研究者从美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有的根据陕北民歌的民俗现象对榆林小曲进行研究;还有从榆林小曲的演变规律、来对民歌的演绎进行分析。但是如上、均未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由于榆林小曲自诞生之初,就是作为“娱他”到“自娱”的一种表演形式而存在,虽然其有一定的“舞台性”但因其从未涉足城外,所以其“舞台化”的现象相对薄弱;如今“全球化”、“信息化”、“电子化”等现代信息与技术的冲击,促使曾经“只隅一城”的“里巷之谣”走上现代意义的“舞台化”之路,且成为榆林小曲在未来发展上不可忽视与回避的重要课题。如何合理地利用“非遗”这把“双刃剑”,使榆林小曲能够“凤凰涅槃”,走上更高的“舞台”就是笔者想要探讨的关键。缘此,笔者认为:在研究榆林小曲上,不仅要考察榆林小曲的缘起及艺术特点,也要细究其在各个时期的“舞台化”之路,以史为鉴,才可为“非遗”语境下的榆林小曲提供“发展”之思考。本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分别对历史“舞台”上和“非遗”舞台上的榆林小曲展开“文本”研究。其中,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舞台”定义等进行阐述;第一章对历史“舞台”上榆林小曲的发展脉络及其“舞台”化进程进行梳理分析;第二章对“非遗舞台”上的榆林小曲进行分析,重点选取入选“非遗”名录后,在王青等人带领下的榆林小曲演出和传播情况,然后进行“舞台化”分析;第三章对当代榆林小曲发展进行反思,从国内传统音乐舞台化案例对比和“非遗”舞台化的得与失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