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评价ⅠB2、ⅡA2期宫颈癌术前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组条件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科收治的ⅠB2、Ⅱ A2期宫颈癌患者共88例,其中ⅠB2期37例;ⅡA2期51例。根据术前辅助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手术组(A组,28例)、新辅助化疗组(B组,45例)、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组(近距离放化疗组)(C组,15例)。B、C组术前行近距离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辅助处理后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或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年轻宫颈鳞癌患者(年龄<45岁)行卵巢移位术。术后根据病理风险因素必要时需行补充辅助性放化疗。比较三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肿瘤消退率、脉管神经侵犯率、深肌层浸润率、淋巴结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总生存率等指标;评价肿瘤亚型、大小、分级等因素与辅助处理方式疗效的关系;分析影响其生存预后的病理风险因素。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直接手术组;新辅助化疗术中出血量多于近距离放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直接手术组与新辅助化疗组、近距离放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近距离放化疗组的脉管侵犯率、深肌层浸润率、淋巴结阳性率、中高危患者率均低于直接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近距离放化疗组的术前治疗总有效率(86.7%)优于新辅助化疗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神经侵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7%、24.4%及13.3%,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平均中位生存时间及三年生存率分别为41.4月(95%置信区间:34.1月-38.6月),(64.3±9.7)%、33.8月(95%置信区间:28.9月-38.7月),(44.2%±11.3)%及41.4月(95%置信区间:36.7月-46.1月),(68.2±20.7)%。88例3年总生存率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6例中高危患者、35例经腹手术及53例腹腔镜术的三组间3年总体生存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亚型腺癌、直径过大(>5cm)、G3级时两组不同辅助处理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O.05)。结论:近距离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作为术前辅助治疗,均可改善肿瘤病理缓解率;术前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近期疗效优于新辅助化疗。ⅠB2、Ⅱ A2期宫颈癌术前近距离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