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体测量学指标(如身高、体重、腰围等)因其方便实行且费用低廉而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患病情况。目前用于诊断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有: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等。然而传统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BMI没有考虑体型与体脂分布,即中心型肥胖的情况;而腰围及腰臀比作为中心型肥胖的衡量指标,仅考虑腹部及臀部体脂堆积,未考虑肌肉质量等因素。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越来越倾向于将BMI和腰围联合使用而达到更准确的诊断。由于BMI与腰围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这种高相关性会导致当BMI与腰围联合用于诊断时,腰围的诊断价值会被严重低估,使得联合诊断的效果还不如仅使用单个指标。美国Krakauer研究团队在2012年创建了一个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ABSI(A Body Shape Index),其公式为:ABSI=WC/BMI2/3heght1/2。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腰围与BMI间的高线性关系,使得这个指标能够使BMI与腰围联合进行诊断的同时不会低估腰围对于结局的诊断价值。尽管ABSI的诊断价值逐渐被国外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所验证,但我国尚未有文献报告该指标在中国对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运用情况,存在研究领域的空白。且ABSI指标是基于欧美人群创建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欧美人群的体格与亚洲居民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ABSI指标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仍待进一步探索。目的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ABSI指标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并通过构建一个新的适用于中国人群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更全面准确地描述中国人群身体形态特征。内容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两点:1.验证ABSI指标对于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及诊断价值;2.构建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与危险因素的新人体测量学指标,更全面准确地描述中国人群身体形态特征。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国际多中心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rospective Urban and Rural Epidemiological study,PURE)中国区的基线调查,共46285人。除去关键指标缺失的2481人,最终纳入分析43804人(94.69%)。本研究在考虑中心(省份)的聚集效应的前提下,使用广义估计方程研究各项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联,使用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下面积代表各指标的诊断能力。依照入选时间将研究人群划分为建模数据集(约75%)和验证数据集(约25%),使用建模数据集构建新的人体学测量指标,指标的验证包括通过对建模数据集的Bootstrap模拟(内部验证)及验证数据集(外部验证)共同实现。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 SAS 9.4(SAS Institute Inc.,Cary,North Carolina,USA)软件进行,双侧P值<0.05视为统计学显著。结果研究发现我国35-70岁成年人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患病粗率分别为:血脂异常52.11%、高血压41.86%、糖尿病8.83%、心血管疾病7.90%。各疾病标化年龄后的患病率大致为其粗率的一半。各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性别、地域、城乡、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总结来看,高龄、肥胖、低体力活动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为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在考虑中心(省份)的聚集效应的前提下,使用广义估计方程探索了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联。研究发现,传统的人体测量学指标(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高比)均与上述疾病结局呈正相关(P<0.001)。腰围及其衍生变量腰高比与疾病结局的关联强度最高,ABSI指标虽与结局存在正相关,但其比值比低于传统人体测量学指标。此外,本研究也比较了各人体测量学指标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并确定了相应的界值点。研究结果表明,腰高比对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诊断能力最优。本研究也首次汇报了 ABSI对于中国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研究发现,对于血脂异常及高血压,ABSI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低于传统人体测量学指标,不能很好地识别高风险人群;对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ABSI指标拥有一定诊断能力,但仍低于腰高比。基于PURE-China基线人群,通过对人体测量学指标进行对数线性模型的构建,本研究创建出一个全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PURE Indexsub。其公式为:PURE_Indexsub=腰围实际值/身高-1/6×体重1/3×臀围5/8。相较于其他人体测量学指标,PURE_Indexsub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拥有更强的关联及诊断能力,并且该指标在内部Bootstrap数据模拟和外部验证集的表现十分稳定,这说明该指标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及人群外推性。创新点本研究创新点主要包括三方面:1.全面纳入国内外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人体测量学指标并首次汇报ABSI指标对于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及诊断价值,研究样本量较大且代表性强;2.首次对美国Krakauer等研究者提出的ABSI指标进行改进,使之更适用于中国人群;3.首次基于PURE-China中国人群构建出一个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PURE_Indexsub,该指标更全面准确地描述了中国人群身体形态特征,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及诊断能力均优于传统人体测量学指标,为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结论ABSI指标对于中国人群的心血管及其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和诊断价值均低于传统人体测量学指标。新创建的PURE_Indexsub指标全面准确地描述了中国人群身体形态特征,对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和诊断能力优于传统人体测量学指标,该指标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及人群外推性,为日后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