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竞争是随着市场经济而存在的体制要求和体制现象,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竞争,它自始至终表现为竞争的过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的核心主体,竞争贯穿于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换言之,竞争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和成长的方式。因此,一个能够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竞争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逐渐地有地区性的、全国性的过渡到全球性的。我国中小企业不仅要与国内的主导企业竞争,而且要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较量。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外部和内部问题,却使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不容乐观:我国有七成以上的中小企业成长潜能很弱,平均寿命只有2.9年。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已经成为经济理论和实业界的一个迫切课题。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是必然的:但同时我国中小企业也应该审视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薄弱环节,有效的配置自身的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90年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以来,对传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构成了强大的挑战,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反响,并在实践中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提出构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并提出一个评价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从而给出中小企业自我评价自身能力的方案,并选择可行的提升方案。使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的素质,在竞争中持续发展壮大。并着重指出从三个方面培育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企业并购为突破口,培育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中小企业的一体多元化;以加盟聚集方式构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对其不断加以提升,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企业从原先分散配置资源转向集中配置战略资源。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企业应尽可能地将资源和优势集中到有限的关键环节,反对资源使用上的“平均主义”;一是从竞争优势培育角度出发,企业从原先的培育全面性竞争优势转向培育差异化优势。努力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做强,要在与大部分竞争对手所具备共同优势的不同方面上实现超越,才能有真正的持续性的竞争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