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边缘效应对完达山林区马鹿种群数量分布的影响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境边缘对动物的行为和栖息地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且不同类型的生境边缘产生的影响各异。作者于2003至2004年冬季,2005早春在黑龙江省完达山林区利用样线法测定影响马鹿种群数量分布的¨个主要的生境因子,研究森林—灌丛边缘效应和农田—灌丛边缘效应对马鹿种群数量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森林—灌丛边缘效应:本研究获得森林—灌丛边缘的宽度为110m。同时对距边缘不同距离的潜在因子对马鹿种群数量分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森林—灌丛边缘对马鹿数量分布产生了正边缘效应,即马鹿在森林—灌丛边缘的活动和数量分布高于相邻灌丛和森林。受边缘的影响,马鹿对卧息生境的利用不是随机的,而是选择在距森林—灌丛边缘较远的森林内部卧息;马鹿在森林—灌丛边缘内部的活动痕迹密度高于森林内部和灌丛内部;马鹿对3类生境的偏爱程度不同,林森—灌丛边缘生境(HI=0.332)>灌丛生境(HI=0.021)>森林生境(HI=0.004)。森林—灌丛边缘生境的产生导致了距边缘不同距离的生境中乔木密度和盖度的显著变化,但影响马鹿活动痕迹密度变化的并非就是生境中差异显著的因子,马鹿在距边缘不同距离的生境中的活动受差异不显著的隐蔽度和郁闭度的影响。 2.森林—农田边缘效应:本研究获得森林—农田边缘的宽度为50m。同时对距边缘不同距离的潜在因子对马鹿种群数量分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森林—农田边缘对马鹿种群数量分布产生了负边缘效应,即马鹿的活动和数量分布主要集中在距森林—农田边缘200-680m的森林内部,而极少出现在在森林—农田边缘或农田内部。受边缘的影响,距该边缘不同距离的森林生境内的乔木密度产生了显著变化,而森林植被的隐蔽度、郁闭度、盖度变化不显著;各种生境因子与马鹿活动痕迹密度的相关性极小,但该类边缘的出现却使得马鹿种群对距边缘不同距离的栖息地的各种利用产生非随机性;马鹿对3类生境的偏爱指数表明,马鹿对森林生境内部的偏爱程度(HI=0.043)>农林边缘生境(HI=0.032)>农田生境(HI=0.000)。 3.森林—灌丛边缘、森林—农田边缘对马鹿种群数量分布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森林—灌丛边缘对马鹿活动及数量分布产生正边缘效应的生境因子不是该边缘中差异显著的乔木密度和盖度,而是距边缘不同距离的隐蔽度和乔木郁闭度;森林—农田边缘对马鹿活动及数量分布产生负边缘效应的生境因子是离人为活动距离较近及主要采食范围集中在距离农田600~800m之间的森林内部。在完达山林区,马鹿种群主要分布在生境破碎化程度较低的森林和灌丛这类混合景观结构的生境中,以农田和森林成分构成的生境,生境破碎化严重,边缘对马鹿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种群数量分布极少。
其他文献
本项研究采用森林生态定位研究方法,在黑龙江省莲花湖库区设立观测点,以红松人工林、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杂木林三种典型林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荒草地为对照,对林冠层降水
耐冬山茶色、形俱佳,花迎冬开放而耐久,深受人们喜爱。耐冬山茶具有很强的耐寒性和观赏性,在北方园林冬季景观构成中有重要作用。由于耐冬山茶种源少、自花结实率低、自然繁殖困
一、体育类新闻摄影图片的盛行及其美学表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是人体的延伸”,只有充分及时地掌握确切信息的人,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来说,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郑重地将一份建议交到代表团,反映我国油品标准与排放标准不配套的情况
本文以藻类有机肥为研究对象,在宁夏盐池县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开展试验,采用人工添加藻类有机肥的方法,探讨该肥对沙地典型灌木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沙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的重视,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研究已成为当前水土保持研究的热点。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水土保持各类单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由于修剪和施肥不当等原因,制约了板栗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试验以河北省迁西县‘燕山早丰’板栗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修
本文以沈阳市棋盘山风景区园区为例进行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破碎化的分析研究。 本研究基于研究区域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按林班小班分割园区景观空间为232个空
杨树是世界上中纬度地区广泛栽培的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但是杨树的虫害种类多,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大面积的杨树人工林。而杨树抗虫基因工程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本论文运用森林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利用BSA和RAPD技术,以5个黑杨派品种和白杨派的银中杨为试验材料,筛选与杨树烂皮病相关的RAPD标记。为杨树抗性育种提供一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