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国内外金融环境日益复杂,使得金融风险更加容易通过金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进行传播。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主体,在金融危机中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提高银行系统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将有效地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寻找影响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得到金融风险传染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是银行系统稳定性研究的关注点。银行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银行系统的风险传染建模可以从机理建模和宏观动力学建模两个角度进行。机理建模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银行系统风险传染的因素,并可定量分析;宏观动力学模型基于机理模型得到的参数构建传染的动力学模型,可以从宏观角度分析银行系统风险传染的动力学规律。但是现有的研究模型只能片面的从某个角度对银行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前提假设过于理想化,这导致目前的模型并不能有效真实地反映银行系统的风险传染过程。如何建立合理的前提假设,构建符合实际银行系统规律的银行系统风险传染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目前银行系统风险传染建模存在的问题,本文建立了更加合理的假设,多个方面探讨了银行系统风险传染的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的结论如下:
第一,银行系统是由一系列银行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这种关联关系不仅与银行间市场有直接关系,而且与金融机构间相同资产的投资有间接关系。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叠资产组合的银行间市场的新模型来模拟银行系统的风险性。该模型利用银行的双向网络及其资产来分析银行投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本文也考虑了各银行的投资具有投资风险,并且允许银行通过贬值出售资产来弥补流动性,这更符合银行系统的操作规则。该模型还进一步分析了平均投资利率、储蓄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投资资产多样性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目前的研究很少考虑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导致目前已有的银行系统风险模型低估或误算了该间接传染所引起的风险传染的概率以及程度。针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考虑金融机构的投资耦合及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因素,构建银行同业拆借(直接传染渠道)、银行投资耦合(间接传染渠道)以及资产相关性(间接传染渠道)的多渠道风险传染网络模型。研究发现资产组合重叠和资产相关性作为风险的间接传染通道,提高了风险传染的概率以及程度;资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冲击传染的过程中起了加剧作用,危机在金融网络系统中的破坏性更强涉及范围更广。资产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了个别资产的贬值对银行系统产生的影响。
第三,银行间持有次级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对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相关关系进行科学的建模。研究发现资产价格的变动通过银行间投资耦合的渠道进行传播,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是银行风险传播的加速器。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在银行系统较稳定时对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是有帮助的,但是一旦银行系统出现风险,那么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则成为银行系统风险传播的助推器,容易导致银行倒闭的多米诺效应。
第四,本文将复杂网络中的传播动力学理论引入到金融风险传染的研究中,提出了基于不对称信息关联的风险传染模型。本文考虑了个体风险态度、个体风险抵御能力和金融市场监管人员的监管力度。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风险个体之间的相关性。该模型可以分析网络中风险个体感染的风险,可以有效反映个体风险传染程度。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网络结构、信息关联、个体持有的风险态度、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和个体风险抵御能力对个体风险传染的影响。
第五,本部分的研究将复杂网络中的传播动力学理论引入到风险传染与情绪传染的耦合关系研究中,以反映风险传染过程中信用违约的内生问题。研究发现情绪不仅可以增强风险传染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风险传染的速度。同时,风险的传染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情绪的强烈性。在风险传染中,监管具有关键价值,并且监管力度存在一个临界值,这与金融市场的临界点效应一致。网络异质性越强,情绪传染与风险传染的耦合度越低。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1)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含银行同业拆借(直接传染渠道)、重叠投资组合(间接传染渠道)和资产相关性(间接传染渠道)的多渠道风险传染网络模型。本文也考虑了各银行的投资具有投资风险。所提出的模型允许银行通过贬值出售资产来弥补流动性,这更符合银行系统的操作规则。在提出的模型中,资产的收益率是动态变化的,并且不同资产的收益率存在差异。
(2)在多渠道下的银行风险传染的基础上,本文研究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本文所提的模型更贴近实际金融风险传染网络,对现实金融网络中发生的问题更具有建议和指导意义。本文研究发现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在银行系统较稳定时对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是有帮助的,但是一旦银行系统出现风险,那么银行间相互持有的次级债则成为银行系统风险传播的助推器,容易导致银行倒闭的多米诺效应。
(3)本研究将复杂网络中的传播动力学理论引入到风险传染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信息关联的风险传染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刻画风险个体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并可以有效的反应个体风险传染的程度。另外,本研究在非对称信息关联基础上考虑风险持有者情绪和风险传染的内生性问题,分析风险者情绪和风险传染的非线性耦合动力学过程。
第一,银行系统是由一系列银行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这种关联关系不仅与银行间市场有直接关系,而且与金融机构间相同资产的投资有间接关系。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叠资产组合的银行间市场的新模型来模拟银行系统的风险性。该模型利用银行的双向网络及其资产来分析银行投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本文也考虑了各银行的投资具有投资风险,并且允许银行通过贬值出售资产来弥补流动性,这更符合银行系统的操作规则。该模型还进一步分析了平均投资利率、储蓄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投资资产多样性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目前的研究很少考虑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导致目前已有的银行系统风险模型低估或误算了该间接传染所引起的风险传染的概率以及程度。针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考虑金融机构的投资耦合及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因素,构建银行同业拆借(直接传染渠道)、银行投资耦合(间接传染渠道)以及资产相关性(间接传染渠道)的多渠道风险传染网络模型。研究发现资产组合重叠和资产相关性作为风险的间接传染通道,提高了风险传染的概率以及程度;资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冲击传染的过程中起了加剧作用,危机在金融网络系统中的破坏性更强涉及范围更广。资产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了个别资产的贬值对银行系统产生的影响。
第三,银行间持有次级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对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相关关系进行科学的建模。研究发现资产价格的变动通过银行间投资耦合的渠道进行传播,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是银行风险传播的加速器。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在银行系统较稳定时对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是有帮助的,但是一旦银行系统出现风险,那么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则成为银行系统风险传播的助推器,容易导致银行倒闭的多米诺效应。
第四,本文将复杂网络中的传播动力学理论引入到金融风险传染的研究中,提出了基于不对称信息关联的风险传染模型。本文考虑了个体风险态度、个体风险抵御能力和金融市场监管人员的监管力度。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风险个体之间的相关性。该模型可以分析网络中风险个体感染的风险,可以有效反映个体风险传染程度。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网络结构、信息关联、个体持有的风险态度、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和个体风险抵御能力对个体风险传染的影响。
第五,本部分的研究将复杂网络中的传播动力学理论引入到风险传染与情绪传染的耦合关系研究中,以反映风险传染过程中信用违约的内生问题。研究发现情绪不仅可以增强风险传染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风险传染的速度。同时,风险的传染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情绪的强烈性。在风险传染中,监管具有关键价值,并且监管力度存在一个临界值,这与金融市场的临界点效应一致。网络异质性越强,情绪传染与风险传染的耦合度越低。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1)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含银行同业拆借(直接传染渠道)、重叠投资组合(间接传染渠道)和资产相关性(间接传染渠道)的多渠道风险传染网络模型。本文也考虑了各银行的投资具有投资风险。所提出的模型允许银行通过贬值出售资产来弥补流动性,这更符合银行系统的操作规则。在提出的模型中,资产的收益率是动态变化的,并且不同资产的收益率存在差异。
(2)在多渠道下的银行风险传染的基础上,本文研究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本文所提的模型更贴近实际金融风险传染网络,对现实金融网络中发生的问题更具有建议和指导意义。本文研究发现银行间相互持有次级债在银行系统较稳定时对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是有帮助的,但是一旦银行系统出现风险,那么银行间相互持有的次级债则成为银行系统风险传播的助推器,容易导致银行倒闭的多米诺效应。
(3)本研究将复杂网络中的传播动力学理论引入到风险传染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信息关联的风险传染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刻画风险个体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并可以有效的反应个体风险传染的程度。另外,本研究在非对称信息关联基础上考虑风险持有者情绪和风险传染的内生性问题,分析风险者情绪和风险传染的非线性耦合动力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