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据国际癌症机构2012年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在常见肿瘤中分列第八位和第六位,每年新发食管癌病例超过45万例。鉴于大多数病例预后差、病死率高,食管癌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单一因素不能解释食管癌的发病,普遍认为食管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复杂发展的结果,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致力于探讨食管恶性肿瘤高发病率的病因。吸烟、饮酒以及乙醇代谢相关基因突变被认为是食管鳞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饮酒与食管腺癌发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食管腺癌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胃食管返流、Barrett食管和肥胖等。有研究报道不良口腔卫生状况是一些肿瘤如口腔癌、胃癌、头颈部肿瘤的危险因素,已发表的文献中口腔卫生状况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的研究较少,结论也不统一。第一部分口腔卫生与食管鳞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泰兴市位于苏北地区,是食管鳞癌高发区之一,与其他高发区一样,本地的食管鳞癌的病因学人们知之甚少。本研究依托于自2010年在泰兴市开展的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口腔卫生状况与食管鳞癌发病的关系。第二部分牙齿脱落、刷牙频率与食管癌关系的Meta分析:以往发表的牙齿脱落、刷牙频率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较少,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在第一部分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Meta分析,系统总结牙齿脱落、刷牙频率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探讨牙齿脱落、刷牙频率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在当地四家医院胃镜室诊断的新发食管鳞癌患者为病例,并与当地肿瘤登记处的资料匹配补充在医院未收集到的病例。以与病例频数匹配的方式,匹配年龄(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和性别,从泰兴市人口登记处的人口信息随机抽取对照。对所有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和口腔卫生相关变量信息。应用SAS软件(SAS 9.1版本)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运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各口腔卫生变量与食管鳞癌发病的关系,并对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分组,分层探讨各分组口腔卫生相关因素与食管鳞癌发病的影响。2.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的检索以往发表的有关牙齿脱落、刷牙频率与食管癌发病关系的文献,纳入文献的异质性用I2来定量的估计,然后根据异质性检验的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各研究的效应值。影响性分析用来衡量单篇文献对总的合并结果的影响,亚组分析用来分析各分组研究结果的差异和可能的异质性来源。Egger’s检验用来检测可能的发表偏倚。用Stata 13.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本论文中数据分析结果均采用双侧检验值,设定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本研究纳入数据分析的食管鳞癌新发病例有616例,年龄组性别匹配的对照770例。病例组中男女性的性别比为2.31:1。总的研究结果显示牙齿脱落会增大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OR=1.33,95%CI:0.99-1.79),与没有牙齿脱落的人相比牙齿脱落数多于6颗的人食管鳞癌发生风险增大(OR=1.54,95% CI:1.09-2.17)。每日刷牙一次或少于一次的人食管鳞癌发病风险是每天刷牙两次或两次以上者的1.95倍。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卫生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在老年人群(年龄≥70)、女性人群、不吸烟者人群、不饮酒人群中更显著。2. Meta分析最终纳入11篇牙齿脱落、刷牙频率与食管癌关系研究的文章,共13个研究。其中9篇文献的共10个研究报道了牙齿脱落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合并效应值结果显示牙齿脱落是食管癌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与牙齿脱落数目少的人相比牙齿脱落数较多的人患食管癌的风险大,合并的OR(95%CI)值为1.44(1.26,1.64)。7篇文献的8个研究报道了刷牙频率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合并效应值显示刷牙是食管癌发生的可能保护因素,与不刷牙及刷牙频率低的人相比刷牙频率高的人食管癌发病风险低,合并的OR(95%CI)为0.60(0.44,0.82)。亚组分析结果与总结果一致,在亚洲人群牙齿脱落是食管癌发生的一个可能危险因素(OR,1.48; 95% CI:1.29,1.70),刷牙是食管癌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5; 95%CI:0.48,0.90)。研究间没有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1 口腔卫生与食管鳞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低刷牙频率、牙齿脱落是食管鳞癌的可能危险因素;牙齿脱落后佩戴义齿可部分减少因牙齿脱落带来的增大的食管鳞癌风险。2牙齿脱落、刷牙频率与食管癌关系的Meta分析:刷牙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保护因素;牙齿脱落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