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污染让很多城市河流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中。寻求有效、经济、生态的,并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势在必行。生态床技术将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人工组合填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净化水体,还增加了局部水环境的生态多样性。基于河流的生态修复和城市景观的要求,以生态床技术为核心,通过筛选生态床植物、测试挺水植物的浓度耐受性、测试沉水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测定沉水植物的昼夜光补偿深度、设计生态床装置、不同生态床形式的净水效果的现场中试,为城市河流的治理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美人蕉、风车草(以下简称“风”)和黄菖蒲(以下简称“黄”)均有一定的耐污去污能力,还有改善水体浊度的能力,美人蕉和风车草比黄菖蒲具有更好的净水效果。(2)沉水植物湖柳、铁皇冠、轮叶黑藻、红菊、金钱草和粉绿狐尾藻中,轮叶黑藻和粉绿狐尾藻在苦溪河水域表现出了较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其它几种植物对苦溪河水环境表现出不适应。(3)轮叶黑藻(以下简称“轮”)和粉绿狐尾藻(以下简称“粉”)在24.6℃下的昼夜光补偿点分别为280.37lx、776.44lx。在重庆的夏季,它们在苦溪河水域的光补偿深度分别为108.3cm、77.9cm,沉水植物的种植深度应小于光补偿深度。(4)在试验期间,生态床对水体中CODMn和DO有较多的负效应。生态床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排序为“轮+风+黄(1%)﹥风+黄(0%)﹥风(-1%)﹥粉(-6%)=轮(-6%)”,对DO的平均提高率排序为“粉(8%)﹥风(1%)﹥风+黄(-3%)﹥轮+风+黄(-5%)﹥轮(-7%)”。(5)生态床对水体的NH3-N、TP和浊度表现为正效应。生态床对NH3-N平均去除率排序为“粉(38%)﹥风+黄(21%)﹥风(19%)﹥轮+风+黄(16%)﹥轮(8%)”;对TP的平均去除率排序为“粉(15%)﹥风+黄(9%)﹥风(6%)﹥轮(5%)﹥轮+风+黄(3%)”;对浊度的平均降低率排序为“粉(27%)﹥轮+风+黄(17%)﹥风+黄(16%)﹥风(16%)﹥轮(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