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和掌握武警某院校新学员健康素养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健康素养的薄弱环节,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改善官兵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状况提供决策支持。
方法:采用普查方式,对结束新训的武警某院校新学员1047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内容、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训练伤病情况。调查数据采用双人录入核对。采用SPSSl7.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健康素养基本情况
武警某院校新学员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9.59%。从态度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行为素养四个维度看,具备相应素养的学员比例分别是89.64%、0.86%、47.94%、95.49%;从基本保健素养、疾病预防与控制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角度看,具备相应素养的学员比例分别为91.17%、0.57%、59.06%。
新学员在安全注射、抗菌药物使用、艾滋、结核病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有较高的知晓率。研究同时也发现新学员对被动吸烟的危害、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癌症报警信号、成年人日饮酒量等的认知偏低,特别是被动吸烟、四害传播疾病的认知,分别只有0和0.09%。新学员对触电的急救、对易燃、高压等标识的了解方面知晓率较高,而在呼吸心跳骤停采取的措施和骨折伤员的处理方面的知晓率为22.7%、43.1%。
新学员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纸杂志、电视、医务人员。
新学员在新训期间身体出现不适应的比例为54.55%,出现心理上不适应的比例为24.35%。部队学员出现身体不适应的比例为30.60%,出现心理不适的比例为7.57%;地方学员出现身体不适的比例为58.54%,出现心理不适的比例为31.28%。身体伤病要表现在肌肉拉伤、踝关节、膝关节肿痛,心理不适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或烦躁。
2.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生源在健康素养总得分、知识、态度、预防与疾病控制得分单因素分析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地方生源学员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高于部队生源。
新学员中汉族和少数民族无论是态度、知识、行为、技能得分,还是基本保健、疾病预防与控制、安全与急救得分及健康素养总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家庭人口数在态度、行为、技能基本保健、疾病预防与控制、安全与急救得分及健康素养总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家庭人口数为1~3人新学员得分,高于家庭人口数为4人以上的学员。
家庭月平均收入对健康素养总得分、知识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5000~9999元组得分最高,10000元以上组得分最低。月平均收入在其他方面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新学员中61.5%入学前接受过健康教育,其中地方生、部队生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比例分别为59.18%和66.36%。健康教育在知识、行为、基本保健、疾病预防与控制、安全与急救得分及健康素养总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在态度、技能得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来看,生源对新学员态度素养、基本保健素养分级有影响。健康教育对新学员行为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分级有影响,对行为素养分级有影响的还有家庭月收入。民族对疾病预防与控制素养分级有影响。
结论:
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武警某院校新学员已具有科学的健康观念,但健康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军校学员面临的任务和形式,不相适应。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的缺乏。
2.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是疾病预防和控制。
3.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是健康教育、家庭平均月收入、生源。
4.新学员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仍以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为主,重视和利用医学科普读物对搞好部队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5.新训期间开展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常见军事训练伤病的预防。对于从地方入伍的新学员,除进行常见军事训练伤病预防的宣教外,更应注意新训期间的心理疏导,使其能尽早适应部队生活。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指挥员的健康教育,使军事训练安排更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减少训练伤病的发生,提高训练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