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窟寺中裸身舞蹈形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6s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窟寺是开凿在山崖间,就着山势走向从壁面向内部纵深的庙宇建筑,里面有宗教造像和宗教故事壁画。我国石窟寺的开凿是随着佛教的东传,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而来的,这些屹立千年的石窟成为佛教传播的路标,见证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脉络,是研究我国宗教、历史、艺术、中外文化交流的的重要依据。敦煌莫高窟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贸易兴盛,寺院众多,是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方,佛教传入初期,中外高僧在往来西域与中原之际短暂停留于此或在敦煌讲经说法,北魏开始,一些有名望的高僧便出自敦煌,佛教发展空前急速,寺院与石窟的开凿也十分盛行,敦煌成为了当时颇具盛名的“佛教都会”。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到处充满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乐舞精灵,“乐舞不分”是中国传统乐舞文化的基本特点,并且表演乐器的同时也伴随着翩然起舞,这也使得舞蹈本身就蕴含着极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莫高窟壁画中舞蹈形象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天乐(仙乐)和俗乐(世俗乐舞)。前者表现极乐世界、天国幻境,后者表现人间美景和欢乐场面。前者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充斥着饱和的色彩和夸张的线条,后者则是人间的真实写照。所以大体上舞蹈形象分为佛教与世俗两种,而跳舞的“人”我们称之为“伎乐天”与“伎乐人”。在众多舞蹈形象中裸身舞蹈形象出现较为频繁也最具代表性,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裸身舞蹈所展现的风格也有所不同。沿袭敦煌学者的“分期研究”,笔者对裸身舞蹈形象的研究也分为“早期”、“中期”、“盛期”与“晚期”,并试图从比较中发现裸身舞蹈体态、数量、服饰等方面的差异。佛教是禁欲的,对于男女的情欲更是有严格的戒律,刚入门的僧人“十戒”首戒即为“不淫戒”,即使在家的信徒的“八戒”也对此有明文规定,然而在莫高窟中大量的裸身的天宫乐伎、飞天乐伎、供养菩萨乐伎等,有的半裸有的全裸,日日出现在出家的僧尼的面前,也出现在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们的面前,赫然出现在庄严的讲经说法的画面上,显然,信徒们是不以之为禁忌的,并且也不违背佛教教义的。究其原因首先从历史溯源开始,沿途索骥有关裸身的艺术形象,并试图区分传播过程中不同地域裸身的真正含义。然后,把裸身舞蹈置身于宗教理论领域中,在裸与似裸非裸中寻找圣洁的宗教符号。最后进入对裸身舞蹈图像学与美学等交叉学科研究,试图从新的角度与领域解读裸身舞蹈出现在古代、中国、佛教石窟寺的真正含义。
其他文献
为了增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对差动保护原理的理解,提升整定及调试各种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的能力,本文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励磁涌流的产生及消除、微机型差动保护装置、差
有研究表明,人类从外界环境获取的信息中大约有80%来自视觉。而视觉注意正是人眼视觉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眼在面对一幅复杂场景的时候,会迅速地将目光转移到感兴趣的区域上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迪米·纳博科夫是20世纪杰出而多产的作家,许多评论家赞誉纳博科夫为英语文学中最优秀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作为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无疑是最具有争
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党和国家的育人意志和思想。要求我们回答育什么人、怎么育人、为谁育人的新时代教育命题。对于学校来说,要有责任担当,抓住课程改革
六朝吴郡陆氏家族作为江东世族之首望,其在引领吴地文化形态、开拓六朝形式诗学传统等方面均有独特创造。然而,学术界在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方面对于陆机、陆云兄弟,尤其是对于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闻工作者崛起了,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传递信息的重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记者这个行业也是如此。所以记者要遵守职业道德,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比较文学是一门正处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国内外学界至今都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定位。不过,由于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学科成立的核心属性,国内学界倾向于根据其“跨越性”特征来界定比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视角下结合认知语法理论,对英语和汉语的存在句进行了对比研究。论文重点分析了英汉语的隐喻式存在句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对比
李渔不仅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同时还是集导演、艺术总监、制片人等于一身的戏班班主,因此在艺术活动的管理与经营方面有独到建树。通过对李渔的遗作以及其他相关著作
根据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各大型资料的显示,船舶DSC的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船舶DSC的系统分析,然后根据近几年来的一些DSC改造升级的实际情况展开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