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了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碳污染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因此如何提升制造业碳排放效率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促使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快速兴起,并成为了各国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分,在促进中国新旧动能转换上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化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就很值得我们关注。因此本文以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数字化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引入能源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研究了制造业数字化对碳排放效率的中介效应。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制造业数字化对碳排放效率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首先对数字化以及碳排放效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厘清了数字化以及碳排放效率的相关概念,从直接影响效应和中介效应两方面详细分析了数字化影响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理论机制。制造业数字化对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制造业数字化能够推动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和资源管理的精益化直接提升碳排放效率;另外,制造业数字化还可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提升碳排放效率,而且制造业的数字化还蕴含着技术进步的属性,因此还能够促进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而提高碳排放效率。(2)从单要素角度探讨制造业数字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首先将数字经济基础产业投入引入乘法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模型中,将碳排放强度分解出能源消费碳强度、数字投入能源强度、数字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四个驱动因素,以此研究这四个驱动因素对中国制造业2005-2018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接着使用归因分析将四种驱动因素的影响效应分摊到制造业各个细分行业中,由此探究各个细分行业通过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在2005-2018年碳排放强度总体下降了48.35%,数字化程度的变化是导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且这种效应随着时间在不断增大,而数字投入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强度的上升有着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数字经济基础产业的投入将带来更多的能耗抑制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另外,归因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对数字化程度和数字投入能源强度这两个驱动因素的贡献最大,并且在数字化程度这个驱动因素中贡献度较高的行业都是能耗较高的行业。(3)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和数字化水平的测算。目前对于碳排放效率的测算大多采用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综合值,而本文对效率和碳排放效率概念的梳理后,认为碳排放效率应该是在投入一定时,最少的非期望产出与实际非期望产出的比值,因此本文采用基于产出导向的DEA模型测算出碳排放量的最低产出再与实际碳排放量相比得出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效率值,发现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碳排放效率普遍低于0.5,处于生产前沿面的行业与生产无效率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另外,对数字化的相关概念和文献进行梳理后,认为制造业数字化是传统制造业应用数字基础设施和制造数字技术手段以提升企业生产管理运营水平的变革过程,实现从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各部门的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促使投入要素减少、产出数量和效率提升,因此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利用2005、2007、2010、2012、2015、2017和2018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的数字化指标,结果发现高能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且与低能耗行业有着较大的差距。(4)制造业数字化对碳排放效率直接影响的实证检验。基于2005、2007、2010、2012、2015、2017和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建立Tobit模型分析了制造业数字化对碳排放效率直接影响,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再次进行建模,以研究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对于数字化的依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并且数字化对于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有着较高的贡献。(5)能源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检验。引入能源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中介变量,对2005、2007、2010、2012、2015、2017和2018年中国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可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中介变量对碳排放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且通过检验发现这种中介效应可以分别解释制造业数字化的总降碳效应的50.85%和6.23%。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制造业数字化提升碳排放效率的同时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能耗,因此应该注重数字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及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并且数字化将使得制造业更加关注客户需求,因此政府应该对大力度宣传和引导绿色消费观念;同时还应加强对企业数字化的引导,推进企业绿色生产理念;另外,政府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化生态体系,并促进数字技术在行业降碳领域内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