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0%和总人口占世界人口22%的发展中农业国家,粮食短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不言而喻。最近20 年来,我国虽然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还实现了丰年有余,但是人增地减剧烈、土地退化严重、水资源短缺明显、土地规模狭小分散、农田生产设施落后、农户经济基础薄弱,成为制约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的严重障碍,粮食安全压力日趋增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和短缺经济特征的传统粮食安全观念、粮食安全制度和粮食安全技术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需要实行我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以保障粮食持续安全和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采用客观定位、定点调研、系统动态分析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陕西粮食现状和存在问题,构建陕西粮食安全体系。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界定了粮食安全的概念,系统分析比较了不同阶段和不同国家粮食安全的内涵,指出粮食安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粮食生产能力与经济水平下以及不同研究者对粮食安全的认识是不相同的,其内容包括粮食数量安全,粮食经济安全,粮食生态安全,粮食质量安全,粮食市场安全。 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状况,指出目前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以下特征:人均占有量低、总产与单产增长率低、种粮效益低、粮食质量低。 在分析陕西粮食生产的资源背景,经济背景,科技背景的基础上,指出陕西粮食生产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特别是粮食的单产水平相对较低。 分析了陕西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水稻、薯类及大豆的发展状况及区域布局特点,指出陕西粮食生产主要的限制因素包括:(1)气象灾害及地理条件的缺陷限制了粮食发展;(2)种植结构调整,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而引起粮食减产;(3)价格政策因素,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4)农民收入低下,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指出陕西粮食供需平衡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将持续存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突出。在对陕西粮食供需前景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陕西在2010 年以后,国家取消以粮代赈政策,要维持目前粮食现状困难很大。近一步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外推预测粮食单产,根据面积的变化和人口预测,计算得出,2010 年以人均粮食380kg的标准计算,将缺粮358.04 万吨;如果按照人均400kg 计算,将缺粮438.56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