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确定重症腹内感染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稳定的菌量;动态观察重症腹内感染大鼠肺、肝脏、末端回肠等脏器损伤情况,机体产生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门静脉内不同内毒素水平对肝脏损伤程度影响;探讨肠肝轴在重症腹内感染大鼠中的功能变化情况;动态观察重症腹内感染大鼠肝脏损伤时IRAK-4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探讨IRAK-4在腹内感染肝损伤时的作用机制;探讨清肺承气方剂对重症腹内感染肝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1)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A、B、C组,每组10只,采用人工胃液联合大肠杆菌腹内内注射的方法制作大鼠MODS模型。在腹内注射人工胃液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浓度为2×109cfu/ml细菌悬浊液的lml/100g、0.9ml/100g、0.8ml/100g的菌量,注入大鼠腹内,观察大鼠的48h内的死亡率,对造模48h后存活大鼠行肝、肺、末端回肠病理学观察,筛选理想的菌量。(2)待重症腹内感染大鼠MODS模型稳定后,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均采用人工胃液联合大肠杆菌腹腔内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腹内感染MODS模型,假手术组腹内注射相同剂量的10%BaS04牛肉汤,治疗组于造模前2小时、造模后10小时给予清肺承气方剂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相同剂量蒸馏水,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后3h、6h、12h和24h取门静脉血、近第二肝门下腔静脉血采用鲎试剂显色基质定量法测定测定内毒素水平,以及肝脏组织中内毒素水平;ELISA法检测门静脉血TNF-α、IL-6水平,以及近第二肝门下腔静脉血的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取不同时间段大鼠肺、肝、末端回肠等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3)分别于造模后3h、6h、12h和24h,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IRAK-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肝脏IRAK-4蛋白表达水平与门静脉内毒素、TNF-α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各组在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模型A、B、C组大鼠48h死亡率依次为50%、30%、10%。三组大鼠肝、肺、回肠等均显示病理学损害,其中A组大鼠病理学损害最严重。(2)三组在3h时门静脉均可检测出内毒素,模型组和治疗组较假手术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h时显著升高(P>0.05),12h时略有降低,24h继续升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3h、6h内毒素水平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12h、24h时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下腔静脉内毒素含量比较,12h时无明显差异(P>0.05),24h时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门静脉内毒素与模型组下腔静脉内毒素含量比较,12h存在明显差异(P<0.05),24h时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在3h时肝脏组织中均可检测出内毒素,模型组和治疗组较假手术组升高;6h时显著升高,12h时略有降低,24h继续升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3h、6h、12h内毒素水平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24h时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各时间点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3h时门静脉TNF-α水平开始升高,12h时达到峰值,24h时略下降,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12h、24h时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6h时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6h时门静脉IL-6水平开始升高,24h时达到峰值,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24h时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和治疗组造模后6h时ALT和AST开始升高,并随病程延长其水平逐渐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6h、12h、24h时ALT和AST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24h时ALT和AST显著降低(P<0.05)。病理所见:造模3h时肺、末端回肠肉眼可见轻度水肿,光镜可见肺间质水肿、充血;末端回肠少数上皮细胞变性,粘膜下层、肌层轻度充血、水肿,并随病程的延长病理损害逐渐加重,造模12h时肉眼可见肝脏略肿大,表面充血;造模6h时光镜可见肝脏汇管区中央静脉扩张,内皮细胞肿胀;并随病程的延长病理损害逐渐加重。(3)模型组和治疗组在造模后3h时IRAK-4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随着病程延长其表达水平逐渐升高,6h时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12h时达到峰值,24h时略有下降,仍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模型组肝脏IRAK-4蛋白表达水平与门静脉内毒素变化、血浆TNF-α含量呈正相关。结论:(1)采用浓度为2×109cfu/ml大肠杆菌悬浊液的1m1/100g细菌量造模,其模型稳定,符合MODS模型的标准,与临床腹内感染相接近,适合实验研究。(2)肠肝轴中的肠粘膜屏障结构破坏是重症腹内感染大鼠发生肠源性内毒素易位的原因。(3)肠肝轴在重症腹内感染大鼠中主要起到防止内毒素移位、灭活和清除内毒素作用。(4) TNF-α在腹内感染早期即可升高,并很快达到峰值,随后下降,IL-6水平升高较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与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变化呈正相关。(5)正常大鼠门静脉即含有微量内毒素,在重症腹内感染早期门静脉内毒素即可升高,12h时大鼠肝脏对内毒素廓清能力的逐渐降低,24h时肝脏对内毒素廓清能力基本丧失。(6)重症腹内感染时肝脏IRAK-4蛋白表达水平上调,TNF-α含量增多,肝脏损伤程度加重,IRAK-4激酶活性对TLRs/IL-1R信号通路起到正性调节作用。(7)清肺承气方剂可通过保护肠粘膜屏障,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产生,有效降低腹内感染大鼠血中内毒素及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抑制IRAK-4激酶活性,TLRs /IL-1R信号通路的激活,下调TNF-α的过度释放,减轻重症腹内感染大鼠肝脏损伤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