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血细胞变化规律,比较术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受者和未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受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影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移植医生对肾移植受者术后血液系统并发症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从而提高肾移植受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国肾脏移植科学登记系统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HIS病历系统,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血细胞变化规律,比较术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受者和未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受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影响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移植医生对肾移植受者术后血液系统并发症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从而提高肾移植受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国肾脏移植科学登记系统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HIS病历系统,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在我院行肾移植手术并定期于本中心随访的肾移植受者,收集所纳入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术后早期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特点和血细胞变化规律。将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受者纳入PTN(post-transplant neutropenia,PTN)组,其余受者纳入非PTN组,比较分析两组受者的基线资料、血液系统疾病发生率、术后并发症、血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等指标以及他克莫司、霉酚酸血药浓度数据,分析纳入有差异和意义的影响因素,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筛选肾移植术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对回归模型的预测概率做ROC分析,以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1)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贫血症、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8.15%、23.15%、9.26%、53.70%和14.81%。有54.63%的受者在术后1年内至少发生过1次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首次减少时间距离移植平均107.85天。(2)肾移植受者术前术后血细胞随时间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可分为“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两种类型,其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为“先升后降”类型,即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WBC:+5.100×109/L,95%CI:4.394-5.807×109/L;NE:+6.465×109/L,95%CI:5.799-7.131×109/L),第5天达到低谷,术后第3周时恢复到术前水平;单核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属于“先降后升”类型,即术后第2-4天达到低谷,第2-4周时恢复到术前水平。(3)PTN组和非PTN组受者在基线资料、原发病、术前检查化验和血液系统并发症方面大多无统计学差异,其中两组间吸烟史、不同移植类型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在术后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方面,两组白细胞减少症和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而贫血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两组间感染和DGF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TN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TN组,其他并发症则无统计学差异。对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死亡器官移植(OR=3.56,95%CI:1.23-10.33)和DGF(OR=7.55,95%CI:1.25-45.62)可能是影响PTN的独立危险因素。经ROC分析,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0.778。(4)PTN组和非PTN组间术后WBC、LY和PLT随时间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而RBC和Hb在两组间随时间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从各类型血细胞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可知,PTN组整体比非PTN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PTN组和非PTN组间术后BUN和肌酐的变化随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TN组比非PTN组的相关指标较高,且下降速度相对较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术后血细胞随时间变化规律可分为“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两种类型。死亡器官移植和DGF可能是影响PTN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PTN对早期移植肾功能具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和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剜除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2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最终入组钬激光剜除组47例,等离子剜除组46例,分别按照对应组别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随访,然后统
目的:探讨内腔镜手术监测仪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并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形成针对前列腺内腔镜手术监测设备的优化方案,提高基层医院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5家医院,包括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静宁县人民医院、临夏州人民医院、秦安县人民医院和榆中县人民医院在内腔镜手术监测仪监测下的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切除手术患者共219例,采集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信息。将兰州大学
目的:1.分析不同表型PCOS患者临床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2.建立PCOS动物模型,尝试构建PCOS状态下子宫内膜病变模型,探索PCOS-IR与PCOS-non-IR大鼠血清肿瘤标志物差异及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情况。方法:1.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初次确诊为PCOS的患者198例。根据HOMA-IR≥2.69与否,将PCOS患者分为PCOS-IR组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危险因素,构建早期HUA的风险预测模型,以及评估早期HUA对肾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对2011年4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施行肾移植手术的99例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第1月内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将患者分为HUA组和尿酸正常组。统计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HUA的
目的:比较针刺三阴交和阴陵泉与肌注氯诺昔康对急性肾绞痛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单中心的临床试验。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安徽省宿松县人民医院并被明确诊断为急性肾绞痛的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诺昔康组和针刺组。氯诺昔康组患者予以三阴交、阴陵泉穴“安慰针刺”并臀大肌注射氯诺昔康8mg;针刺组患者予以针刺三阴交、阴陵泉穴位并臀大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肾周脂肪(PRF)厚度与代谢危险因素及CKD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CKD患者180例。获取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和舒张压;获取临床实验室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背景:缺血再灌注(IR)和炎症反应是导致肾脏移植损伤的常见原因。目前的病理学证据已证明,IR可以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蛋白水解和细胞外基质(ECM)的破坏。一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例如MMP-2和MMP-9,可以在ECM的水解和重塑中发挥作用。并且中性粒细胞分泌的MMP-9的急性积累可以加剧炎症的发生并导致移植物损伤。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在缺氧再灌注损伤(HR)过程中基质金属
目的:评估肌少症和抑郁状态之间的相关性,以明确罹患肌少症是否会增加抑郁状态的发生风险。同时进一步检验地区、受试者人群、诊断标准、肌肉质量测量方式是否会影响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所有数据库的检索时间均被限定为自建库起,截至时间至2020年12月25日。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关于肌少症与抑郁状态的研究,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以尽可能全面地查找到符合标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胃部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胃部病变行ESD治疗的病例共393例。统计并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合并症、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肿瘤标志物等)、病变情况(病变大小、病变位置、宏观形态、
目的:脾切除术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手术方法,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脾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TIPS术在治疗PVT再通方面是安全有效的,但TIPS术并不能阻止残余PVT的进一步发展或术后新发PVT的形成。目前脾切除术和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