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梅(Myrica rubra Sieb.&Zucc.)是原产于我国南方的特色水果,不仅果实可作为天然绿色保健品食用,且可作为绿化林木,起到防护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我国虽具有丰富的杨梅种质资源,多为地方品种,全国性主栽新品种较少。同时杨梅育种进程缓慢,主要靠自然实生变异。遗传图谱是性状控制和品种选育重要基础。本研究首次构建了杨梅杂交群体,绘制了SSR标记杨梅框架连锁图谱,为后续杨梅种质资源研究以及功能基因定位奠定基础。同时,成功选育出5个新品系,丰富了杨梅种质资源。并开展了杨梅在余姚海涂地适应性研究,以期扩大杨梅种植区域。主要结果如下:1. ‘荸荠’和‘东魁’杨梅杂交群体框架遗传图谱的构建本文首次尝试杨梅品种间杂交实验,对两个浙江地区主栽品种‘荸荠’和‘东魁’进行杂交,收获杂交种子160粒,出苗117株,最终成活109株。使用已开发的8对具有丰富多态性的SSR引物进行杂种鉴定,确定83个杂交后代为真杂种,其他为假杂种。将83个真杂种与亲本‘荸荠’和‘东魁’进行UPGMA聚类分析,39个杂交子代与父本‘东魁’聚在一起,表现出偏父本遗传,44个后代与母本‘荸荠’聚到一起,表现出偏母本遗传。使用JOINMAP 4.1软件绘制‘荸荠’和‘东魁’杂交群体的框架遗传图谱,图谱包含89个SSR位点,8个连锁群对应杨梅8对染色体,连锁群总长度415.6cM,每连锁群平均长度51.95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1cM。2.杨梅新品系选育在本章研究研究中,共建立54份杨梅种质资源材料,调查了40个杨梅品种及优系的果实品质,从中筛选出5个(‘夏至红’、‘Y2010-70’、‘Y2012-136’、‘Y2012-145’以及‘Y2015-4’)品质优良的新品系。通过调查分析5个优系的植物学特性、物候期以及果实品质,并建立指纹图谱,证实为与现有品种不同且果实品质较好新品系。‘Y2010-70’和‘Y2012-136’两个新品系成熟期比主栽品种‘荸荠’早10天左右,延长了鲜食杨梅采摘时间,增加浙江杨梅产业竞争力。最后对近些年收集的148个杨梅品种及优系进行遗传聚类,分析其亲缘关系,为杨梅遗传育种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杨梅在余姚滨海盐碱地适应性试验研究我国是盐碱地大国,而余姚恰处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余姚市为杨梅栽培的主产区,集中分布在山地,平原和海滨地区没有商业化种植。本研究2013年冬季在余姚泗门滨海平原地区种植‘水晶’、‘瑞旭’、‘荸荠’和‘东魁’4个杨梅品种,各15株。1年后调查成活率和生长势,结果显示:‘荸荠’杨梅盐碱地适应性最强,‘水晶’次之,‘瑞旭’和‘东魁’盐碱地适应性较差。同时,应用三种土壤改良方案对盐碱土进行改良,并在改良土上种植‘荸荠’杨梅,比较后发现,第一种方案(羊粪150斤+稻糠90斤+石子1500斤)土壤改良效果最好,可以有效降低土壤pH值,并提高有机质含量,且生长在该土壤上的杨梅成活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