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重要的当代作家,苏童也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先锋派新写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妻妾成群》、《红粉》、《米》、《河岸》、《我的帝王生涯》和《碧奴》等。这些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等等,在世界范围内也都有较好的反响。《米》作为苏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经发表就受到各方关注,同时它也标志着苏童作品风格由先锋转向新写实。汉学家葛浩文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英译,至今已经英译了苏童的四部作品,分别是《米》(1995)、《我的帝王生涯》(2005)、《碧奴》(2008)和《河岸》(2010)。葛浩文所翻译的《米》在西方世界也受到广泛关注,这对于中国文学作品走向海外有着积极的意义。迄今为止,对于苏童作品的英译研究在国内还未真正起步,因此本论文选取了苏童的代表作之一《米》的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独创性。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理论,从读者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发现作者、作品和读者的多元关系。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接受美学理论被广泛应用到翻译领域,为翻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论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研究葛浩文的英译,主要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以及“隐含读者”三个方面来分析归纳葛浩文在翻译《米》时的策略,以此来启发未来中国文学作品的译者,让他们更好地把中国文学推向英语世界。期待视野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译者和读者两个方面,然后从译本中发现这两个层面的期待视野是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并且归纳出译者在处理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作品中的空白和不定性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葛浩文在翻译中对召唤结构的处理也是论文的研究问题之一。最后,接受美学翻译观强调对作品隐含读者的遵循,论文从遵循原作中的隐含读者角度来分析葛浩文在翻译时对人物意象和自然意象的处理。本研究有以下发现总结。从期待视野的宏观角度来看,葛浩文的个人偏好以及优异的中文水平决定了他的译本选择和翻译质量,而目的语读者对普世价值观和异域文化的追求则使得《米》能够被他们广泛接受。而从微观角度,葛浩文对于定向期待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对创新期待则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这对未来中国文学的译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译者必须提高自身的中文素养,在翻译时始终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做到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在翻译中的准确体现。从召唤结构上看,葛浩文遵循接受美学的理论,在译作读者可以理解的前提下,采用了原语表达或用对应目的语表达来最大限度地保留召唤结构,反之则放弃召唤结构以确保信息的顺利传递。译者也可以借鉴同样的翻译策略,做到对原文召唤结构最大程度的保留。原著《米》中的人物意象和自然意象都在译作中有鲜明突出的体现,表明葛浩文在翻译时对隐含读者的遵循,进一步说明意象的翻译只有遵循原文本中的预设结构才能有效地揭示原作主题,因而译者在翻译中要从宏观上把握思想主题,抓住意象,遵循原本的预设结构来准确传递原作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