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是由多个群体共同组成的,大学生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也是一个受公众关注与媒体关注的特殊群体。我们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一般都是18至25岁的青年群体,他们有着青年人的一般特征,如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各项机能逐渐成熟的发育期,自我意识较强;有较强的同伴需求感;情绪易受外界影响,容易产生困惑等。但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又有自身的特点,如他们大多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有专业的技能,知识丰富;在思想方面,他们思想活跃,更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他们大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1999年,我国开始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高校数量和大学生数量都急剧攀升。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接近1900所高等学校,几乎是2000年的两倍;而截至2009年底,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超过两千万,是十年前的6倍。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可以有机会进入象牙塔里继续学习和深造,但随着大学生群体数量的增加,有关他们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诸如大学生学业、就业、感情等问题也常见于报端。媒体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变为具有专业知识的社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学者提出,大学生的形象正被媒体“妖魔化”,媒体对大学生形象的塑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大学生的态度和评价。那么,到底媒体呈现的大学生形象是怎样的,是不是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大学生形象被媒体“妖魔化”了呢?媒体在对大学生报道方面有没有变化呢?本文就以《中国青年报》为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以新闻框架理论为基础,对《中国青年报》2000-2009年的大学生报道进抽样调查和内容分析,总结归纳《中国青年报》在大学生报道中的特色,以及其在舆论引导上发挥的作用;研究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的主流报纸媒体是如何塑造大学生形象的,以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同时研究主流媒介在大学生报道中的得与失,探索媒体在报道中应坚守的防线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笔者的研究发现,以“青年”命名并以青年为主要读者的全国性大报《中国青年报》一直关注青年的成长,更将大学生议题作为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中青报在涉及大学生的新闻报道中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性和舆论引导性,他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将《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大学生报道的样本更具代表性。经过笔者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并不存在歪曲大学生形象的报道,更没有像有些学者认为的“妖魔化”大学生形象。经过笔者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中的大学生形象经历了一个从负面向正面转变的过程。在对2000-2009年这十年的研究发现,以2007年味转折点,大学生在媒体中的形象经历了从道德失范到道德重建的过程。当然,媒体中呈现的并不是完整全面的大学生形象,媒体在报道角度上还是存在一定局限,并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面貌。因此,笔者建议,媒体应该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拉近与大学生的关系,从而达到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报道大学生议题,给受众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学生媒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