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抗击疫情成为全人类的紧要课题。这一年终将被载入史册,病毒吞噬了无数鲜活无辜的生命,人类正常的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整整一年的时间,世界各国的防疫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疫情随时卷土重来的威胁,疫苗全面落地的困难,经济复工的迟缓……与此种种都让“抗疫”成为全人类目前和未来长时间绕不开的话题,它甚至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内化为人们的潜意识。主流媒体作为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抗击疫情成为全人类的紧要课题。这一年终将被载入史册,病毒吞噬了无数鲜活无辜的生命,人类正常的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整整一年的时间,世界各国的防疫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疫情随时卷土重来的威胁,疫苗全面落地的困难,经济复工的迟缓……与此种种都让“抗疫”成为全人类目前和未来长时间绕不开的话题,它甚至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内化为人们的潜意识。主流媒体作为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家来说,它是我们联通世界的桥梁,我国的抗疫成果和抗疫态度通过媒体传向世界,全球抗疫的举措和现状也透过媒体抵达各个国家;对普通大众来说,媒体报道满足了我们对一线抗疫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是我们身体力行投入到抗疫战线的渠道之一。研究主流媒体的“抗疫”报道是特殊时期的必要和重要选题。本研究选择从我国主流媒体的代表《人民日报》入手,对2020年1月至7月的“抗疫”报道进行框架分析。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辅之以话语分析法。在内容分析中,本研究制定了六个类目,经过统计整理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报道周期分为四个阶段,1月21日前为前问题阶段,1月21日至1月31日是问题爆发阶段,2月1日至3月31日是问题持续扩大化阶段,4月1日至7月20日是问题缓慢消解阶段;报道数量在2、3月份达到峰值。第二,报道形式以纯文字报道为主,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通讯为辅。其中,消息体裁多用于事实框架、领导力框架;通讯体裁多用于人情味框架;评论体裁多用于道德框架。第三,报道主题与报道内容中,事实框架、人情味框架、领导力框架、道德框架占比较大。第四,报道倾向以正面引导、中立报道为主。其中,正面报道倾向多出现在人情味框架、部分领导力框架和道德框架中;中立报道倾向多用于事实框架和经济后果框架中;负面报道倾向一般用于冲突框架、责任框架和部分道德框架。第五,新闻来源广泛,主要采用本报自制与新华社来稿。其中,来源于政府部门、国家领导的新闻多分布在事实框架和领导力框架中;来源于医护人员、基层干部、专家、普通公众、患者的新闻多分布在人情味框架中;来源于媒体的新闻报道多存在于道德框架中。第六,版面位置集中在要闻版和头版,版面大小以短小精悍的篇幅为主。其中,要闻版和头版多呈现事实框架、领导力框架、人情味框架的内容;评论版、理论版的新闻多采用道德框架;事实框架占版面小,人情味框架占版面大。在议程注意周期模式下,《人民日报》的“抗疫”报道框架呈现如下特点:在问题爆发阶段,主要采用事实框架和人情味框架;在问题持续扩大化阶段,主要采用人情味框架,而道德框架、事实框架和领导力框架次之,且比重相近。问题缓慢消解阶段主要突出事实框架和人情味框架。《人民日报》“抗疫”报道的局限主要有:前问题阶段存在“失语”,对负面框架、负面舆论关照少,缺少新冠患者信源。在话语分析中,本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人民日报》“抗疫”报道做新闻图式分析,得出如下特点:宏观叙事层面,善用虚题设置报道基调;中观话语层面,缺少背景介绍与后果跟踪呈现,文本结构较单一;微观修辞层面,引语措辞隐喻媒体态度与报道立场。经过量化与质化的分析,本研究为优化主流媒体的“抗疫”报道给出如下思考:注重风险沟通,谨防话语缺位造成的“次生危机”;更新报道框架,权衡各新闻框架间的比重;紧抓人文关怀,准确把握受众框架的积极意义;调整行业逻辑,坚持专业逻辑与政治逻辑并重。
其他文献
<正>当前我国针对公路工程项目开展的建设体系逐渐完善,让公路运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在公路运输行业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构建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为公路运输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有效的开展途径,希望可以更顺利地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建设工作的进行。近
【摘要】目的探究姜黄素(curcumin,CUR)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NAC组、CUR低(50mg/kg)、中(100mg/kg)、高(200mg/kg)剂量组。NAC及CUR灌胃给药10d后,一次性灌胃给予2g/kgAPAP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造模24h后,取血并分离大鼠
研究了采用热处理后的铁锰泥从废水中吸附去除Sb(Ⅲ)。结果表明:废水pH对铁锰泥吸附去除Sb(Ⅲ)影响较大,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去除;在铁锰泥投加量0.3 g/L、废水pH=3.0、25℃条件下,Sb(Ⅲ)去除率可达9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吸附反应吸热,可自发进行。SEM和BET分析结果表明:铁锰泥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为198.362 7 m
“双万计划”背景下,培养审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符合推进国家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和人才需求环境变化,但是目前在培养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专业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清晰、单一化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复合型审计人才需求和师资队伍实践能力薄弱,难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审计人才,提出了树立先进办学理念和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宽口径、精专业”的审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动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等措施。
随着国家越来越好,科学发展迅速,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质量取决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这就要求施工材料的质量比以前要好。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建筑材料检测为项目施工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建筑材料测试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受到高度重视。精准可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本文选取2016—2020年共202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内部控制和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政治关联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起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政治关联会加剧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对于企业及政府的相关建议。
水土流失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山西大同阳高县为例,本文研究水土保持规划对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作用,通过建造集雨库、种植植被、调节降雨、径流形成天然的水循环系统,有效改善区域水土流失情况;调整土地利用的现状,提高了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制造天然屏障,风力侵蚀缓解水土流失,有效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一些新教学模式的实现成为了可能,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教学”的新模式保证了各地学生学习进度的正常进行.翻转课堂是自下而上探索形成的教学模式,诞生于教学一线,真正地结合了教学实际情况,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利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
从农业气象服务特征入手,分析了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提出了促进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