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蜡质对利用植被指数反演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绿素是评判绿色植被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已经有很多研究通过创建高光谱植被指数,对叶绿素含量进行估计。但这些植被指数,可能会受到叶表结构的影响,从而影响利用它们进行叶绿素含量的反演精度。本研究通过对东北植被生长季的五个月期间(五月份至九月份)对五种植被叶片(紫丁香、女贞、银杏、牡丹、荷叶)的反射光谱、叶绿素含量等测量,分析植被叶片去除蜡质前后反射光谱以及各种植被指数的变化,并利用植被指数反演叶绿素含量的经验公式对本研究样本进行了叶绿素含量的反演。研究表明:1、植被叶片在去除表面蜡质前后光谱变化,发现五种植被叶片在去除表面蜡质后400-2400nm范围的反射光谱普遍有所下降。大多数植被指数在去除蜡质前后都有很大变化,而变化小于5%的有R672/R550,R860/R550,SIPI,WBI,PSNDa1,PSNDa2,RARSa2,RARSa3,RARSa4,REP和(R542-Rminred)/(R750-Rminred),说明这些植被指数不容易受到叶表蜡质的影响,是对叶片蜡质不敏感的植被指数,可用于植被生化物质含量的反演研究中;2、通过对72个植被指数与实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发现,植被指数R672/R550,R550/R800,R800/R550,R860/R550,1/R550-1/R750,R672/(R550×R708,GM1,NDVI,(R542-Rminred)/(R750-Rminred)在进行去蜡质处理前后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都很强,且处理前后变化量并不明显,这些植被指数较适用于植被生化物质含量的反演研究中;3、利用植被指数反演叶绿素含量的经验公式对本研究样本进行叶绿素含量反演,发现植被叶片在去除蜡质前后利用植被指数1/R550-1/R750,GM1:R750/R550反演的叶绿素含量和实测的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比较强,而且变化不大,拟合线的斜率变化比较趋近于1,且误差较小,说明它们是对蜡质变化相对稳定的植被指数,不容易受到叶表蜡质的影响,这两个植被指数更适用于植被生化物质含量的反演研究中。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下制备了Mn2+掺杂的12CaO·7Al2O3(C12A7)粉体,并通过X射线衍射谱表征了样品的微结构;利用激发发射光谱、吸收光谱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Mn2+发光性质,总结了样品的结晶性和发光性质与12CaO·7Al2O3笼中阴离子之间的关系。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Mn2+掺杂的C12A7半导体陶瓷材料,并利用吸收光谱,Van Der Pauw四电极法研究了陶瓷样品
Casimir-Polder力和Casimir效应一起作为量子涨落的宏观可观测效应,在量子力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纳米科学、表面原子的化学鉴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知道电磁场可以看成是一系列具有各种频率的简谐振动的集合。而量子电磁场的基态,也即没有任何频率的场量子的态(其实是构成场的全体量子谐振子基态的直积),称之为量子电磁
一定数目的俘获原子所组成的系综,在满足高极化极限条件的情况下,原子内部的能级跃迁与光场的耦合可以描述为导致原子的集体激发,原子之间是全同的。当我们考虑腔场衰减和原子衰减的情况下,则开放体系将会表现出更复杂的动力学特征。本论文研究实验中可以实现强相互作用的膜振荡器与原子或离子相互作用体系的场的衰减,本质上就是对具有衰减的量子化腔场和原子系综相互作用体系的光子透射的分析。在强耦合情况下,对二能级原子组
量子电动力学近些年得到了飞快的发展,腔场量子电动力学中的一些特殊现象更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效应叫做Casimir效应。并且Casimir效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948年,荷兰的物理学家Casimir发现真空中两个不带电的金属薄盘紧紧地靠进,较长波长的波就会被排除出来,从而两块平行的全反射金属板间存在着吸引力,这种力称之为Casimir力。这也标着人们对Casimir效应研究的
我们研究横向且非均匀磁场中有D-M相互作用的四维的XYZ模型的能级交叉和热保真度问题。通过一个各向同性和一个各向异性的子空间中的能级交叉的等高线图像,清楚的展示了磁场异向因子的作用。计算了温度为T时系统和基态的量子保真度,其结果再次显示了磁场异向因子的强烈影响。另外,通过对张量积空间中Yangian生成元跃迁的应用,来研究跃迁后热保真度的演化。Yangian代数可作为一个控制保真度的开合的开关,这
由于石墨烯是真正独立存在的二维材料。这种特征使它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因此石墨烯很容易出现弯曲变形,这些变形会微妙地影响其中的电子态,使电子输运性质产生变化。理论分析表明,几何形变对费米点附近的电子的作用类似于一种等效磁场。本文研究是不同取向的波纹变形所产生的等效磁场的分布特点。本文一共分为为三章来研究:第一章,简单介绍石墨烯的背景第二章,主要介绍本文采用的理论模型和基本方法,包括紧束缚近似方法和非平
Casimir效应是由荷兰物理学家Casimir于1948年提出的[1]。他计算了两块无限大的互相平行的理想导体板之间的吸引力。这个力是由两块导体板之间电磁场的零点能涨落引起的。近年来,静态Casimir效应得到了深入的研究,2009年动态Casimir效应也被实验所证实。Casimir效应在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宇宙学等很多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应用。从物理学上讲,由于腔壁
本文以紫外光254nm激发稀土掺杂LaNbO4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稀土Dy3+和Dy3+、Tb3+、Eu3+、Sm3+共掺杂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的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光致发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显微镜等手段,详细研究了Dy3+单掺杂对LaNbO4基质晶格结构、发光性质的影响,通过稀土共掺杂进行光谱剪裁可实现单一基质色温可调的白光发射荧光材料。为了优化样品发光性能,研
物种的生物复杂性与非编码区域的长度高度相关,越高等的生物体非编码序列所占的比例越大。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数把重点放在了编码区基因的功能研究上,而却忽视了非编码区的作用,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非编码区是“垃圾”。重复序列在非编码区中非常常见,它们在基因表达、调控和遗传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重复序列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因此从重复序列出发来研究非编码DNA序列有可能成为研究非编码区的突破点。
量子光学领域中对典型模型的动力学特征研究及量子计算是近些年来的热点。而对复合的开放体系研究也成为物理学家们的研究重点。本文着重研究一个有原子集体激发行为并存在衰减,在较高极限情况下的由全同原子组成的系综的动力学特征;这些全同原子即为腔俘获原子,而原子的激发是由于原子内部的光场的耦合与能级跃迁导致的。本文在考虑具有衰减的量子化腔场的同时,又进一步研究了二能级原子系综与腔场相互作用体系中光子数涨落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