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南方古生界海相地层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历经多年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在其中的四川盆地上古生界-三叠系已取得了丰富的勘探成果和油气储量产量,但对于四川盆地及其外围的雪峰山西侧等地的震旦系-下古生界,因油气勘探研究工作程度较低、油气地质条件复杂而尚未取得重大油气勘探突破。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石油公司等加大了对处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雪峰山西侧地区(齐岳山断裂与雪峰山之间的盆-山过渡区)的常规油气、页岩气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初步揭示该区发育的震旦系-下古生界具有较好的油气、页岩气地质条件和良好的油气、页岩气资源前景。 论文研究的恩施及邻区,位于雪峰山西侧地区东北部,同样发育有震旦系-下古生界等地层,近年来该区及邻区的油气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显示,志留系小河坝组为一套新的潜在有利油气储层,但对其沉积相和储层特征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论文选题开展恩施及邻区小河坝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对服务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在充分收集分析前人工作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恩施及邻区的秀山、保靖、张家界、桑植、宣恩、龙山、宜昌、长阳、恩施、巴东等地区22条重点剖面野外测量观察描述、大量岩石样品实验测试分析和结合相关油气钻井剖面资料,深入开展了小河坝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综合研究,预测了该区小河坝组优质储层分布,取得了如下认识成果: 1.恩施及其邻区小河坝组沉积时在总体海退背景下经历多次次级海侵→海退,物源主要来自雪峰山,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浅海陆棚相。 2.区内小河坝组砂体厚度和百分含量比最高值主要位于雪峰山隆起北西缘。在北部巴东地区也存在一个高值带,并向东西两个方向逐渐减少。张家界、宣恩、桑植、永顺及恩施、思阳桥地区砂体最厚。 3.小河坝组砂岩石英含量较高,其次为长石和岩屑,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隙、粒间和粒内溶蚀孔隙,见少量微裂缝;砂岩孔隙度多分布在1.5-2.5%之间,渗透率多集中在0.01×10-3μm2,属于特低孔-特低渗、近致密储层。 4.区内小河坝组砂岩经历了明显的压实、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孔隙多数被硅质、粘土质、碳酸盐胶结物及有机质充填。 5.小河坝组沉积微相对砂岩储层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潮汐沙脊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远砂坝、水下分流间湾泥质含量较高,砂岩物性相对较差。较强的压实、胶结作用和较弱的溶蚀作用是导致区内小河坝组砂岩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 6.综合分析认为,区内张家界、宣恩、桑植、永顺及恩施等小河坝组砂体厚度大(200m以上)、砂岩百分含量高(70%以上),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是相对最有利的储层分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