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论述装置艺术与城市地缘属性、环境与建筑,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以装置作为表现形式,结合宁波东钱湖韩岭美术馆公共绿地空间作为具体案例,论述公共装置艺术与人、建筑、环境、城市等的多方面联系和艺术表达。同时,作为一个具体案例的艺术实践,文章旨在探讨装置作为公共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其如何区别于传统城市雕塑、景观雕塑等公共艺术品;以及它结合环境、建筑、城市形态等方面之后,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进行语言表达,与公共空间如何互相融合并共同生长。其方案设计和过程涉及公共艺术的基本理论概念,环境与空间的联系,艺术家个人造型语言表达。方案的设计初衷与最后的论证都表明公共装置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伴相生,并且装置作为一种当代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尤为显示出特定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需求调研报告:本次公共装置艺术设计项目受到宁波东钱湖韩岭美术馆的委托,针对韩岭美术馆周边绿地空间进行公共装置艺术品设计创作。艺术品方案需与隈研吾先生所设计的美术馆相匹配,联系游客和周边居住者需求,结合东钱湖的历史和自然景观进行创作。文献研究报告:文章以城市公共空间装置艺术作为载体和呈现的表达语言。同时,公共空间装置在本文案例中是以公共艺术为其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而存在,其相关艺术原理和文献多与公共艺术这一大方向和大概念有关,并且作为非当代艺术语境中的“装置”这一名词,其在公共空间中的介入所包含的艺术原理和艺术对话方式也参考了公共艺术的文献理论。以往的文献往往单纯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或是单纯以公共艺术这一基本概念作为切入点去单独论述某一方面的相关理论,而本文则着重探讨装置作为公共艺术前提背景下,与时间、空间的联系。设计研究总结:项目从设计到制作涉及到很多技术难点,金属网线的编织与雕塑成品编织技术在以往传统的城市雕塑中都并无涉及。作品最终材料成品使用了瑞士公司所设计的螺旋数码编织机,结合公共空间装置作品具体材料要求,反复试验并进行改进,最终得到较为满意的新型户外雕塑材料。装置,在本次设计案例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区别于纯艺术中的艺术行为,是以一种更为自由和现代的艺术形式介入到公共空间中,这既表现在装置区别于架上雕塑的视觉语言上,也表现在其自身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之上。而公共空间,区别于单纯的物理层面上的公共场所,其特定的场域也体现了城市基本构成元素和城市公民所享有的基本福利。两者的融合,即是艺术语言在物理空间中的表达,也是情感与精神空间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