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味觉是人类与生俱来并且赖以生存的重要感知觉系统。味觉经验可对个体的人格、情绪以及社会判断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隐喻的跨域映射机制起到重要作用。以辣味为例,在中国,人们形容脾气暴躁易怒的女性为“泼辣”或“小辣椒”。将味觉中的辣味映射到情绪域的愤怒情绪上,这就完成了一个基本的隐喻跨域映射过程。以往的味觉隐喻研究中多为甜和苦的研究,虽然辣味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并不属于五种基本味觉,但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在“辣妹子”背后,有着很多耐人寻味的问题。人在吃辣和愤怒时有很多相似的生理体验如面红、出汗等,那么这相似的生理体验是否是辣-愤怒隐喻形成的原因?平时少吃辣的人和平时无辣不欢的人所表现出的隐喻效应是否有不同?辣-愤怒的隐喻是否具有个体差异?根据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探索“辣妹子”背后的心理机制。一是考察在认知加工上,辣-愤怒的隐喻效应是作用于知觉加工阶段还是语义加工阶段;二是考察食辣的生活经验对辣-愤怒隐喻效应的影响;三是检验感觉寻求人格对辣-愤怒隐喻效应的影响;四是通过皮电、心率等生理指标考察辣-愤怒隐喻对情绪感受性的影响。为了探索这四个问题,共进行了三个研究。研究一通过研究辣的味觉刺激对情绪面孔判断的影响,考察在知觉加工水平上辣与怒的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即考察提供愤怒的具身线索(辣的味觉刺激)能否促进愤怒的知觉信息的认知加工;研究二通过研究辣的味觉刺激对愤怒表情词识别的影响,考察在语义加工水平上辣与怒的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即考察提供愤怒的具身线索(辣的味觉刺激)能否促进愤怒的语义信息的认知加工;研究三通过研究辣的味觉刺激对情绪诱发的感受性的影响,考察提供愤怒的具身线索(辣的味觉刺激)能否增强诱发愤怒情绪的感受性。此外,三个研究都考察了感觉寻求人格及食辣经验差异对辣与怒隐喻关联性的影响。通过以上三个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在知觉加工层面,不存在辣-愤怒隐喻效应。(2)在语义加工层面,辣-愤怒隐喻效应显著,表现为辣的味觉刺激显著促进愤怒词语判断的反应时间。(3)对于情绪感性,辣-愤怒隐喻效应出现了生理反应与主观感受的分离。辣味味觉刺激相较于无味刺激显著促进了愤怒情绪诱发情况下的皮电变化率,但不同味觉刺激下心率变化和自评状态怒差异不显著。(4)食辣经验是影响辣-愤怒隐喻效应的一个较弱的影响因素,对不同味觉刺激下情绪刺激判断的正确率有一定影响。(5)感觉寻求人格对辣-愤怒隐喻效应无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