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所研究的永珠-纳木错蛇绿岩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的狮泉河-永珠-嘉黎结合带中段,地理位置略靠近北侧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呈北西-近东西向带状展布,研究区内与古生代地层、中生代地层多为断层接触关系,但亦见几处侵入接触关系,被新近纪地层所覆盖。永珠蛇绿岩带岩石组合比较齐全,包括超镁铁质岩、堆晶杂岩、席状岩床(墙)群、枕状玄武岩、放射虫硅质岩五个单元,其中超镁铁质岩分为两期:即球状超镁铁质和(不具球状构造的)超镁铁质岩。根据岩石组合,空间展布和野外接触关系,将永珠蛇绿岩划分为六个填图单元。从分析样品数据来看,从超镁铁质岩→堆晶杂岩→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1)氧化物含量呈明显的变化规律即:MgO 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FeO、Fe2O3、MnO 变化不大,Al2O3、SiO2、CaO、K2O、Na2O、TiO2、P2O5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2)稀土元素ΣREE较低,随着固结指数SI逐渐降低,分异程度增加,稀土总量也逐渐增高。(3)微量元素呈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Zr,高场强元素Th、Hf逐渐富集。上述演化特征反映永珠-纳木错蛇绿岩各岩石单元之间是有一定的同源演化特征,即均来自相同的地幔源区。通过相应蛇绿岩构造环境判别图,如 FeOt-MgO-Al2O3 图解、FeOt/MgO-TiO2图解、Ti/Cr-Ni 图解,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主要落入洋脊玄武岩区,其次落在洋脊玄武岩和火山弧玄武岩的分界线附近,具火山弧和洋中脊过渡类型的特点。本区蛇绿岩中超镁铁岩、堆晶杂岩、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均具有轻稀土富集的特征,区别于标准的大洋蛇绿岩。岩墙群为钙碱性系列岩石,与岛弧区岩石的岩石化学特征一致。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均表现出富集的特征,与富集型洋脊玄武岩一致。枕状玄武岩属碱性岩石,具高K2O、P2O5、中TiO2的特征,LREE 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特征,反映当时的地壳厚度还相对较厚,为扩张历史短暂、规模较小、深度较深且发 52<WP=58>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育很不成熟的小洋盆,结合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本区处于两个岩浆弧之间,因此构造环境应更准确的确定为弧间裂谷盆地。另外,在该蛇绿岩套中的岩墙群进行了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的表面年龄值为 114-133Ma 之间,时代为早白垩世,基本反映了席状岩墙群的成岩年龄。在枕状玄武岩中获得K-Ar(全岩)同位素年龄为139Ma(测试单位:宜昌地质矿产所同位素室),因此确定其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并结合放射虫硅质中的放射虫化石,确定该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为晚侏罗-早白垩世,从时间上要晚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而早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