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口蹄疫病毒VP1-VP4融合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启动的T细胞应答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yslzm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 virus,FMDV)感染偶蹄兽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FMDV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结构蛋白组成,其中VP1为主要抗原位点,含丰富的T、B抗原表位,VP4虽位于衣壳内部,相对比较保守,也富含T抗原表位。实验证明,FMDV野毒株并不感染DCs,但在培养基上驯化的FMDV则可以感染DCs。尤其是被抗体IgG调理的FMDV,不仅可以感染DCs,导致其抗原提呈功能丧失,而且还造成DCs大量死亡,而当DCs负载灭活FMDV免疫复合物后却能够有效地刺激T细胞。因此,人们开始重视机体对FMDV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启动细胞免疫应答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通过巨吞饮、受体介导的内吞和吞噬三种方式摄取外源性抗原,经过多种抗原提呈途径启动细胞免疫应答。目前尚不清楚DCs摄取FMDV抗原的方式以及DCs负载FMDV抗原后启动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本研究以重组质粒pUC57-VP1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改变VP1一端的酶切位点,然后通过NcoⅠ和BamHⅠ位点将VP1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pET-32a-VP1。然后用XhoⅠ和BamHⅠ分别对pBluescriptⅡSK(+)-VP4和pET-32a-VP1进行双酶切,构建pET-32a-VP1-VP4。将构建的pET-32a-VP1-VP4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对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根据SDS-PAGE确定目的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利用载体的His-Tag标签和FMDV阳性血清分别进行Western blot鉴定。本研究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pET-32a-VP1-VP4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pET-32a-VP1-VP4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后经诱导表达和诱导条件优化,在分子量约为49 kD处有一条明显的蛋白条带,在IPTG浓度为1 mmol/L,30℃诱导后5 h时表达量最大。通过电洗脱纯化VP1-VP4融合蛋白质。通过蛋白酶体抑制剂、溶酶体抑制剂、甘露糖受体抑制剂、清道夫受体抑制剂和巨胞饮抑制剂以不同组合处理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然后将VP1-VP4融合蛋白质负载处理后的BMDCs,与淋巴结T细胞共培养,以单独的BMDCs组和T细胞组为对照,在共培养后9、24、48、72和96 h,取其共培养上清液,ELISA检测其中IFN-γ和IL-4含量。结果显示,各组在各个时间点上产生的IL-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IFN-γ含量。蛋白酶体抑制剂处理组在每个时间点产生的IFN-γ含量均低于不经抑制剂处理试验组,但高于溶酶体抑制剂处理组,说明溶酶体在BMDCs处理提呈VP1-VP4融合蛋白抗原的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甘露糖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在每个时间点产生的IFN-γ含量均高于不经抑制剂处理试验组(除24 h,P>0.05),说明甘露糖受体的识别作用对负载VP1-VP4融合蛋白之BMDCs活化T的过程发挥抑制作用;清道夫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在每个时间点产生的IFN-γ含量均高于不经抑制剂处理试验组,说明清道夫受体对负载VP1-VP4融合蛋白的BMDCs启动T细胞应答也起到抑制作用;巨胞饮抑制剂处理组在每个时间点产生的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甘露糖受体抑制剂处理组、清道夫受体抑制剂处理组和不经抑制剂处理试验组,说明巨胞饮是BMDCs捕获VP1-VP4抗原的主要方式。以上体外抗原提呈试验结果显示,负载FMDV VP1-VP4融合蛋白的BMDCs能够有效地激活淋巴结T细胞,巨胞饮是BMDCs摄取VP1-VP4融合蛋白抗原的主要方式,甘露糖受体和清道夫受体的识别作用对负载VP1-VP4融合蛋白之BMDCs启动淋巴结T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这些实验结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BMDCs对FMDV VP1-VP4融合蛋白质抗原的提呈机制打下了基础,而且对新型FMD疫苗的设计与开发也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围绕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活探析教学策略运用,旨在阐述优化教学策略对激活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和激情的促进作用。亲近学生、建构和谐情景及表扬激励学生,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动力,使学生乐学、善学,增强英语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学习兴趣 提高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是一门人学,建立在学生认知需要基础上的课程教学优化,不仅
摘 要: 据调查研究表明,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需要借助以下方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单词记忆具体化、生动化;利用教具加深记忆;在游戏中巧记单词;利用有效的时间记忆单词。  关键词: 小学英语单词 象形法 教具  在今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英语应用能力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面对英语需求如此迫切的形势,我们该如何提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缺一不可。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它是个有声系统,听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是提高“说、读、写”能力的必备条件。然而在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听力能力的培养在其中可以说是比较艰难的部分,在目前的初中阶段,学生听力困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一些教师为此感到困惑。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一、构建“活动化”课堂的原因  1.“活动化”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重注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和合作性的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提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活动教学理念,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任务并感受成功,这为小学英语活动化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  2.“活动化”课堂是语言教学的特征的需要。  英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