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来,科普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补充,已成为许多小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 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致力于吸取在前人的经验上,明确科普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目标和原则,尝试小学科普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漳州市为例,通过对漳州市小学的科学教育类课程实施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并与学校的一线科学教师和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深入分析漳州市小学科普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漳州市小学科普校本课程的内容依托漳州地区的特色资源以及学校课程资源,主要围绕国家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和概念,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段、身心发展的规律与认知特点,与所在学校的科技实践活动进行整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积木和七巧板拼装、手工DIY、植物栽培、动物喂养、标本制作、模型玩具、天文彩绘、趣味化学、“走进大自然”调查活动、“神奇的土楼建筑群”研究活动10个专题系列,每个活动专题系列又由许多小的活动专题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漳州市小学科普校本课程的总体框架构想,并为漳州市小学1~6年级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设计,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这些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以及调查与研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本文尝试对漳州市小学科普校本课程内容的纲要进行编写,主要从指导思想和基本框架两方面对该课程的内容纲要作出编写说明,并为该课程的内容纲要编写提供编写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