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改良日本大耳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采用3D-CTA成像技术观察脑基底动脉血管痉挛程度,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并结合动物行为学的改变,评价脑血管痉挛继发脑损伤的程度及其病理演变和转归,为临床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损伤及其临床药物干预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动物载体。方法选体重为2.0-2.5kg的日本大耳白兔32只,分为实验组兔与对照组兔,各16只。实验组参照经典Endo模型,并作以下两点改良:1.将实验动物由新西兰大白兔改成日本大耳白兔;2.两次枕大池注血量以新西兰大白兔单位公斤体重输注自体血量进行换算,由原来2.5ml和1.5ml分别改为1.5ml和1.0ml。建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实验组兔与对照组兔在同等条件下饲养并记录兔的行为学改变及进食情况,根据神经症状的分级判断动物行为学改变,观察神经缺损变化,分别在day0、day5、day7、day14等时点采用3D-CTA测量基底动脉直径,观察基底动脉痉挛程度;并于day5、day7、day14等时点取海马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同时记录动物模型成功率。结果1.行为学观察:A组神经功能症状不明显,只有1只表现为轻度改变,其余15只表现如常。B组(包括B1、B2、B3各组,下同)兔首次注血后均出现肢体无力及活动量减少等异常症状,2次注血后明显加重,并在day5时最为严重。2.基底动脉痉挛程度观察:各时点3D-CTA比较可见,各组兔饲养两周后,未行注血前(day0时)即见基底动脉发生代偿性扩张。其它时点与day0相比,A组兔各观察时点基底动脉无明显痉挛。而B组兔day5、day7、day14的基底动脉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痉挛,尤以day5、day7为甚,且呈典型串珠样改变。3.海马组织形态学观察:光镜HE染色可见,A1、A2、A3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核大而圆,核仁明显,细胞排列较致密整齐,可见多层锥体细胞。B1、B2组:兔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稀疏,层次不清楚;有部分细胞缺失,有的细胞旁有空染区,核固缩、胞质浓染、胞体变小,B3组海马区细胞层次排列凌乱,核固缩、胞质浓染等细胞较B1、B2组少见。海马电镜观察可见,B1、B2组兔海马CA1区大部分神经细胞核固缩,细胞质浓染;大部分线粒体空泡变性水肿,大部分内质网扩张,核膜皱缩,核膜间隙扩张。部分神经髓鞘松解,呈现轻度脱髓鞘现象。B3组神经细胞核稍不规则,较深染、细胞质未见明显异常。A1、A2、A3组:CA1区神经元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多聚核糖体细胞器完整。神经髓鞘完整,周围有轻度水肿。结论1、通过改良枕大池自体血输注量可建立稳定的日本大耳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2、实验动物在首次注血后均出现肢体无力及活动量减少等异常症状,2次注血后症状明显加重,并在2次注血后第5天最为严重,之后症状缓解;3、在2次注血后第5天-第7天脑基底动脉血管发生痉挛,以第5天痉挛最为明显。4、在2次注血后第5天-第7天海马组织的病理和超微结构发生缺血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