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方法作为教育实效性取得的重要因素,一直活跃于教育改革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方法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创新。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传统单子式思维,倡导主体间的共生性、整体性与和谐性,具备交往性、平等性、亲和性、生活性等特质。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将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实效、促进受教育者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再是教育者的独角戏,体现了教育主体的良性互动;也不再依靠外在的制约使受教育者被动接受,而是用平等交流、人文关怀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追求。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的发展和演变,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合国内外思想文化、不断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坚实的理论基础、客观的现实根据、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在契合等因素为主体间性视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在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必须遵循和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立足于以新时代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树立主体间性思维的基本要求,使方法从权威服从转向民主参与、从单向传递转向多维沟通、从传统说教转向教学相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就要从这两方面下功夫。与此同时,方法并不能独立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因此,为了保障和推进方法的实施,还应深入探究提升方法运用有效性的保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