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 HDC)、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FABP)、D-二聚体(D-dimer)在绞窄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绞窄性肠梗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因腹痛、腹胀、恶心、停止排气排便就诊患者共40例,其中绞窄性肠梗阻20例(崁顿疝10例、肠黏连4例、肠扭转3例、肠套叠2例),单纯性肠梗阻20例;非肠梗阻腹膜炎患者组20例(其中包括化脓性阑尾炎13例、消化道穿孔4例、腹部外伤3例),健康成年志愿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绞窄性肠梗阻组入选标准: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失败,术中发现肠管血运障碍;单纯性肠梗阻组入选标准:患者主诉腹痛、腹胀、恶心、停止排气排便,查体时发现腹部膨隆、胃肠蠕动波、肠鸣音高亢、气过水声或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辅助检查包括:腹部立位片显示气液平面或腹部CT显示近端肠管明显扩张,远端肠管塌陷且其内未见气体或者液体影或术中所见肠管血运良好并未绞窄;腹膜炎组入组标准:患者以腹痛为主诉,查体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辅助检查包括:腹部立位片,腹部彩超、腹部CT及术中证实;健康对照组:我院体检人员经心电图、胸部X片及腹部彩超均无异常,无心、肺、肝、肾等脏器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且无腹部外科手术史,无烧伤及腹部创伤病史。搜集患者入院后的病历资料,(包括:现病史、既往史、手术史、外伤史、化验结果、影像结果)。采集患者入院时血清标本,记录患者腹痛时间。WBC采用鞘流阻抗法、激光散射法、结合荧光染色的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分类、计数。D-dimer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DC、I-FABP采用ELISA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通过方差同质性检验判断方差是否齐性。正态分布的独立样本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未假定方差齐性Tamhane’s T2和Dunnett’s T3方法。非正态分布的两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olmogorov-Smirnov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C、I-FABP、D-dimer、WBC的临界值采用ROC曲线判定。结果:1、WBC的表达在绞窄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性肠梗阻组(P<0.05);而绞窄组虽高于腹膜炎组,二者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肠梗阻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亦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D-dimer水平在绞窄性肠梗阻组只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单纯性肠梗阻组(P>0.05),腹膜炎组(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性肠梗阻组与腹膜炎组的D-dimer水平比较差异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HDC水平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肠梗阻组(P<0.05)、腹膜炎组(P<0.05)单纯性肠梗阻组与正常对照(P>0.05)、腹膜炎组(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血清I-FABP水平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性肠梗阻组(P<0.05)、腹膜炎组(P<0.05);单纯性肠梗阻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腹膜炎组(P>0.05)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当HDC≥20.606ng/ml其灵敏度95%,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5%,假阳性率为0%;当I-FABP≥0.3036ng/ml其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70%,假阴性率为5%,假阳性率为30%;当WBC≥12.29ⅹ109/L时,其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90%,假阴性率为40%,假阳性率为10%;D-dimer≥1.235ug/m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60%,假阴性率为25%,假阳性率为40%。结论:1、HDC、I-FABP是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有效的生物学指标2、WBC、D-dimer对急性肠梗阻的病情严重程度诊断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3、以WBC+D-dimer+X(I-FABP或HDC)的方式来评估急性肠梗阻病情更有助于绞窄性肠梗阻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