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厚油层层内非均质性突出、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综合含水较高的开发现状,开展了水驱厚油层精细挖潜技术研究。建立了储层岩石破裂数学模型,完成了裂缝形成及分布规律的模拟研究,有效地指导水驱油田开发调整,为油层进一步精细挖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精细地质研究,确定了河道砂体内部四级界面的物性特征和基本分布模式,使描述对象由原来的单一河道沉积单元深化到层内结构单元。搞清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平面剩余油存在于注采不完善部位,剩余油高度分散;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存在于厚油层内部,且主要分布在有效厚度大于2m厚油层。认清了喇嘛甸油田无效循环的分布状况和分布规律,在平面上无效循环主要位于长期高强度注采的区域,重点是主体河道砂内部和注采完善的高渗透条带状砂体;在纵向上,无效循环主要位于厚油层的底部,一般占全层厚度三分之一左右。 结合精细地质成果,确定了水驱厚油层精细挖潜发展方向,即以“向层内要油、层内控水”为攻关重点,以“充分利用和保护结构界面”为基础的水驱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总体思路,研究完善采油工艺精细挖潜配套技术。通过攻关,创新研究了可利用层内结构界面的长胶筒细分封堵配套工艺,使注采井细分由层间发展到层内,为无效循环的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完善了可保护层内结构界面的水力割缝补孔技术,利用补孔完善了单砂体注采关系,实现剩余油有效挖潜;创新研究了以大缝长比压裂、长胶筒定位压裂为代表的精细压裂技术,提高了压裂措施效果,进一步探索了特高含水期高效压裂工艺的新途径。特高含水期精细挖潜配套技术在应用中取得明显的效果,为实现有效挖潜、提高特高含水期水驱采收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