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消除贫困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难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其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是我国贫困地区中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和“造血式”扶贫的典范,在促进区域减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区域视角对集中连片特困区金融减贫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发展现状出发,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运用超效率SBM模型,从居民收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不同视角对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金融减贫效率进行测度,对不同片区金融减贫效率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同时运用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方法,从全域空间和局域空间视角对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金融减贫效率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检验,测度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金融减贫的整体推进状况。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整体来看,连片特困区金融减贫效率是有效的,经济增长金融减贫效率较高、产业结构金融减贫效率较低、居民收入金融减贫效率居中;具体来看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金融减贫效率最高,效果较明显,秦巴山区金融减贫效率最差。(2)从整体上看,研究期间连片特困区金融减贫效率存在正的空间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减贫效率空间分布上存在集聚现象;具体来看,各个片区情况各不相同,从居民收入金融减贫效率和产业结构金融减贫效率这两个方面来讲,大兴安岭南麓山区和吕梁山区存在负的空间相关关系,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分散现象,从经济增长金融减贫来讲,滇西边境山区和罗霄山区存在负的空间相关关系,在空间分布上分散现象。(3)2012-2016年连片特困区金融减贫效率各个片区情况大致相同,金融减贫效率发展水平快的地区和金融减贫效率发展水平慢的地区连片集中化,同质性增强,在空间分布上较集中;金融减贫效率发展水平快的地区和金融减贫效率发展水平慢的地区在空间分布上较破碎和分散;金融减贫效率空间关联“HH”类型和“LL”类型占主导,表现出“强联强,弱连弱”的特征,而“强连弱,弱连强”的金融减贫效率空间帮扶较少,带动作用不强,金融减贫效率空间不平衡趋势增强。最后根据特困区发展现状及文章研究发现,从提升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为特困区贫困人民更快更有效脱贫,提出有针对性、合理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