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早期小说中的犹太人物在面对有悖犹太文化传统的美国现代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体系和价值观时常感到困惑和失望。这导致他们与周围环境对立、与身边的人产生冲突。对立与冲突的根源在于美国犹太人尴尬的社会处境和与主流基督宗教文化看似不可调和的对立。从文化类型上看,犹太文化以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以选民意识为核心。美国文化以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主义利益最大化为表现。从宗教属性上看,犹太人信奉的犹太教是以选民思想为核心的民族性宗教,而美国的主流信仰——基督教则是信奉普世价值(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世界性宗教。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和属性造成了美国犹太人内心的焦虑、彷徨,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尴尬和不适。美国犹太人既想保留本民族的文化特性,又希望融入美国现代社会。同时,又冒着摒弃民族文化,变成无根民族的心理危险。在贝娄早期小说中,美国犹太人这种左右为难,亦步亦趋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贝娄早期小说通过不同犹太人物的各种表现,向人们表明只有在爱的力量和指引下,怀着一颗宽厚、包容的心,与他人和睦相处,才能平息内心的焦虑,在保持自身民族性和人类普世价值准则下与他人、与社会构建美好、和谐的关系。 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对贝娄早期小说中表现的文化冲突内核进行理论阐释,并论述贝娄早期小说的理论意义和人文价值。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索尔·贝娄早期创作的6部小说,其中有《晃来晃去的人》①、《受害者》②、《奥吉·马奇历险记》③、《雨王汉德森》④、《勿失良辰》⑤、《赫索格》⑥。在序言部分,首先对本课题研究中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梳理和界定,并概括地论述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此外,序言部分还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冲突的实质。从理论角度阐释犹太文化构成和美国文化实质,并对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反犹主义进行分析,得出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突是亲缘家庭文化与资本主义个性文化冲突的结果。 第二章论述犹太文化在贝娄早期小说中的具体表现,说明犹太文化是以家族民族利益为基础,选民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形式。 第三章论述贝娄早期小说中表现的美国文化特征,具体说明美国文化以资本主义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个人主义为内涵,是和犹太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 第四章从贝娄早期小说中的细节入手,以美国犹太人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压力为出发点,论述犹太民族文化与西方世界价值观的对立表现,说明美国犹太民族与美国基督宗教主流文化离而不游的关系。 第五章论述贝娄早期小说人物为了摆脱困境而做出的努力和尝试。总结其殊途同归的创作模式,即认识到爱的力量和作用,应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他人和解、与社会融合。贝娄的早期小说通过民族的视角来观察世界,然而,他的作品却又超越了民族的概念,在关注美国犹太人命运的同时,把民族的命运上升为整个人类的命运,从而为人们指出一条民族和解、文化多元、美美与共的康庄大道,这对于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今世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