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就是其职业价值观外在动机体现的过程,而这种动机产生的基础是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需要不仅是其职业价值观的内在源泉,同时也是大学生行为的根本动力。以往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对大学生需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单方面研究,虽有学者提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理论关系,但运用实证研究来揭示二者关系的深层次探讨涉及较少,为此本研究采用黄希庭等人编制的大学生需要问卷、凌文辁等人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进行调查。从石河子大学文、理、工科院系抽取300名大四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需要结构的相对强度、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为研究的出发点,从性别、专业、民族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大学生需要、职业价值观以及二者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出合理建议。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1.大学毕业生的需要结构由强至弱分别为:生理需要、尊重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贡献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毕业生需要在性别、专业、民族三个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2.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依次是:保健因素、发展因素、声望地位因素。3.大学毕业学生需要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如下所示:毕业生需要的6大类型与职业价值观的3个维度相关程度各不相同;需要类型中的安全需要与职业价值观中的声望地位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男、女毕业生,文、工科毕业生,汉族毕业生的需要与职业价值观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生理需要与声望地位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理科毕业生的贡献需要与发展因素的相关系数呈现负相关;另外,根据对文科毕业生的需要与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结果表明交往需要与发展因素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对女毕业生的需要与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中还显示,发展需要与保健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最终,针对显著正、负相关下引发的积极、消极动因以及毕业生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西化等特征,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从需要转向职业价值引导两个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