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运输服务质量以及运输时效性的提升与现有的客票价格不相匹配,客票定价机制也不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运输市场竞争的基本需要。从2018年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通知将在部分高铁线路试行“一日一价”的定价策略,因此,打造更加符合现代运输市场竞争的高速铁路旅客票价模式极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为建立更加适应于现有高铁网络的动态定价模型,本文主要以中长距离运输市场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6月的票根数据及调研所得数据为数据集,以客运淡季期为研究时间段,通过对现有高铁列车进行动态定价,增强高铁在此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从以下几点展开研究:(1)首先参考国内外学者在动态定价策略、旅客出行行为分析、双层规划模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重点研究在有限理性下旅客的出行行为以及提出符合高铁旅客的出行行为规律的动态定价策略。(2)其次对常见的出行行为基本模型与理论进行详述,总结出现有常用理论的理论缺点。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参考文献,再结合与我国现阶段高铁运营的实际情况,该部分选择选择了年龄、旅客月收入、旅行目的、出行费用、旅行时间、舒适度作为研究旅客出行行为的参数,并且创新地将Logit模型与第三代前景理论相结合,构建了有限理性Logit模型用于研究高铁旅客出行行为。并且以京沪线实际旅客出行数据为数据集,选取多项Logit模型与巢式Logit模型作为对照模型,通过实例验证模型,模型精度结果显示有限理性Logit模型能够更精准地分析旅客出行行为以及计算旅客选择各高铁列车类型的概率,梳理了京沪高铁旅客出行行为机理,同时为后文构建基于有限理性Logit模型的高铁动态定价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3)接着分析现有高速铁路定价策略的缺点,基于现有定价策略文献,以单列车及多列车的动态定价问题为研究目标,系统性地阐述本文所用的动态定价模型。该部分主要参考收益管理理论与双层规划模型,阐述两者的理论基础以及各自利弊。在此基础上,选择随机动态规划理论,建立适合于中长距离运输市场的动态定价模型,并且使得该模型能够与第二部分的旅客出行行为产生联系,为后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4)然后基于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理论与模型基础,将出行行为模型与动态定价理论相结合,构建基于出行行为的铁路客票动态定价模型,模型以有限理性Logit模型作为出行行为分析模型,将旅客在客票价格变化后对于每种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当作市场占有率,并将其应用到以随机动态规划理论为基础的动态定价模型中,并应用基于最大凹向包络理论改进后的近似求解算法求得模型的最优解。(5)最后选取2018年的京沪高铁线实际数据为实例,通过出行行为数据问卷调查,本文基于旅客RP/SP融合数据,统计得到旅客对于舒适度、时间、价格三个影响因素的心理参考值,选取实际客流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并且将结果与传统的双层规划模型相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本文的基于出行行为的动态定价模型优化,不仅得到旅客的出行偏好,提高服务质量,而且提高列车的上座率以及铁路部门的总收入,最终结果也优于使用双层规划模型的定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