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发生在中国特殊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从1958年开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浪潮。为顺应运动的发展,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年12月,上海市民政局根据中共中央"要办好敬老院,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人(五保户)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场所"的指示,开展了敬老院建设工作,敬老院应运而生。文章选择沪郊敬老院为研究对象,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五保老人的集体养老实践进行考察,深刻反思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宏大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重要性,期望对当下养老事业建设有所裨益。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上海市郊敬老院的兴起既受到形势的影响,也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理想实践的产物,还是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在这一时期的延续。透过敬老院的兴衰历程可以看出处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漩涡中的敬老院可谓命运多舛,开始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哄而起,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敬老院工作中问题的显露,部分敬老院无声解散。虽然在上海市民政局的一番整顿和调整后敬老院得以恢复、维持,但好景不长,大部分敬老院终归难逃解散的命运。笔者通过运用大量档案资料对敬老院的具体运行状况进行了考察,包括入院标准设定与服务人员选拔、宣传教育动员与物资经费筹备、生产文娱活动与精神生活关照、日常生活照料与院内事务管理等方面。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敬老院的兴起及历程,发现并重点探讨其所呈现出的若干问题,主要有敬老院一哄而散的原因、一切为公的体制下敬老院的干部工作弊端、为何"敬老"的初衷最后成了一厢情愿、中央政府在敬老院运行中应尽的职责四个问题。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敬老院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得又有失,一方面,敬老院的出现使五保老人老有所养,妥善地安排了孤寡老人的生活和生产,对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敬老院存在诸多弊端,不但未达到敬老效果反而对老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