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缺血后诱发的心肌细胞丢失以及内源性修复机制的缺乏是心力衰竭进程中的关键诱导因素。控制心室重塑的发展从而逆转心衰的进程是医学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因其可以有效地替换缺血后丢失的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而成为治疗心肌缺血的新的希望。然而恶劣的缺血心脏微环境诱导移植细胞的大量丢失和细胞凋亡限制了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缺血环境中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关键因素以及细胞凋亡的详尽的细胞信号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从人胸骨骨髓以及大鼠腿骨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无血清和缺氧处理模拟体内养分匮乏和低氧的缺血微环境,证实缺血可以诱导移植细胞的凋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该细胞凋亡的线粒体凋亡信号传导机制。另外,初步探讨了线粒体的上游途径,即细胞线粒体如何感受细胞外刺激的可能的信号机制。本论文旨在阐明缺血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细胞、分子机制,为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新的突破口。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1、以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的胸骨骨髓中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直接贴壁法从大鼠腿骨骨髓中分离出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证实所分离的细胞以及传代后的细胞其表面抗原CD29、CD34、CD44、CD45的分布与文献中所描述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相一致。对所分离的细胞进行成骨细胞诱导和成脂肪细胞诱导,证明所得到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由以上的证据证实所获得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利用体内缺血的两个主要的生理特征:生长因子匮乏和缺氧,建立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无血清和缺氧联合处理的体外模拟缺血模型。用Hoechst33342荧光核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大小变化和Annexin-V FITC标记等方法在该模型上证实缺血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现象。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