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0年生山核桃不同无性系的树体性状、开花物候、果枝性状、果实性状以及果实内含物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物候期的生长、开花及结实性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地径、树高、冠幅等生长指标在无性系间及无性系内均差异显著(P<0.01),而树形指数在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大源5号、高岭8号的树体生长指标均高于供试的其它无性系,可初步将这2个无性系定为用材林的主栽无性系。树高与地径及冠幅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树形指数有极显著负相关性;地径与冠幅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冠幅与树形指数也有极显著正相关性。22个无性系雄花开放持续天数为8-9d;各无性系雄花集中在4月中旬进入初花期,4月下旬进入落花末期。雌花开放过程持续14-17d;雌花集中在4月中旬进入初花期,末花期集中在4月底。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雄花散粉期均集中在4月21日-24日,持续天数为4d;雌花可授期集中在4月22日-26日,天数为3-4 d。雄花散粉期和雌花可授期十分接近,重合日期为2-3天,可视为雌雄花同时开放。22个山核桃无性系之间,山核桃无性系每簇雄花序数量、每穗雄花囊数及雌花序含小花数量、每穗雄花序的花序长这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不超过10%,单枝雄花序簇数和每母枝雌花序含小花数量这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了10%,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每母枝雌花序含小花数量,最小的是每簇雄花序数量。22个无性系的果枝率、结果枝数均有差异;大部分无性系的果枝率在50.00%以上,徐坑4号的果枝率最高;22个无性系每枝结1个果和每枝结2个果的占多数,每枝结4个果的果枝仅占果枝的0.55%;22个山核桃无性系中,在树冠上部、中部、下部,大源1号和徐坑2号果枝结果均数都高于其它无性系的结果数;高岭1号和高岭2号的果叶比高于其它无性系,大源5号、徐坑4号、徐坑89号的发枝力较高;大源4号、徐坑40号、大源6号、高岭9号的7月落果率低于其它无性系,大源4号、徐坑88号、大源6号、徐坑1号的8月落果率较低;大源4号、徐坑1号、徐坑88号的座果率高于其它无性系,高岭3号、大源4号、徐坑2号的每母枝果枝数和每母枝结果数均较高;山核桃结果母枝的直径集中分布区为4.01-6.00cm,在此分布区的结果枝数量占总数的66.53%,结果枝直径集中分布区为3.01-4.00cm,在此分布区的结果枝数量占总数的63.82%;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山核桃进行了结果枝组的分类;将结果枝分成短果枝(1-4.03cm)、中长果枝(4.04-14.40cm)及长果枝(14.41-41.6cm),对其结果量进行分析得出山核桃的结果量:长果枝>中长果枝>短果枝;结果母枝直径与母枝长度成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母枝直径与结果枝直径成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母枝果数与每结果枝簇数为极显著正相关,每结果枝果数与每结果枝簇数为显著负相关。综合22个山核桃无性系果质量、果型指数、果皮厚、核型指数、仁重、出仁率、出核率7个指标,大源1号、大源6号、高岭2号、高岭4号、徐坑7号的果实性状均优于其它无性系;22个无性系在2016-2017年,其果质量、果型指数、果皮厚、核重、核型指数、仁重这6个性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2016年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果皮厚、出核率、果质量、仁重、核质量、核型指数、果型指数。2017年则依次为仁重、核质量、果皮厚、果质量、出核率、果型指数、核型指数,性状在2年间基本保持一致,相对较稳定。山核桃不同无性系果质量与核质量、果高与核高、果径与核径呈显著正相关,即果实的质量和形态决定了核果的质量和形态。聚为一类的无性系,其试验所测得的11个指标越接近(差异越不显著),反之差异越显著。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粗脂肪、蛋白质、脂肪酸相对含量较稳定,变异系数均小于27%。在22个山核桃无性系油脂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烯酸、顺-11-二十碳烯酸,饱和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并且脂肪酸成分的相对含量之间存在差异,脂肪酸中的棕榈烯酸和花生酸变异系数较大,属于中等变异;其余六种脂肪酸的变异系数较小,性状较稳定。大源5号、高岭3号和徐坑2号为果实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良无性系。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指数为-0.993**,且油酸和亚油酸总量的相对含量基本不变,即山核桃果实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比较稳定。对22个山核桃无性系果实的各性状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得出:大源2号、高岭3号、高岭7号、徐坑40号的含水率、出壳率、粗蛋白等高于其他无性系,可以作为优良山核桃干果重点利用品种,大源5号、高岭3号和徐坑2号果实不饱和脂肪酸均较高,是供食用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