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关研究发现,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对于生活中各种科学概念,常常已经有一套自己的诠释方法,而且这种诠释方式往往和科学上所接受的概念不完全相同,这些概念称为迷思概念。学生在教室里的学习是需要重组已有的知识结构,即迷思概念转变的学习。 信息技术能协助学生理解科学中的“不自然”、“反直观”现象。这些是产生迷思概念的根源。视频技术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大众化、普及化。视频善于演示与时间、空间有关的一些原理,表现过程,展现生活中不能看到的事物,从而达到特定的教学效果。“地球运动”概念属天文现象与学生日常感官经验有很大的差距,一直为不易解释及转变的概念。本研究以七年级地理课“地球运动”单元教学为例,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斗转星移》节目为素材,将其编辑为10个视频片段,探索如何利用视频的在教学上的优点促进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 本研究设计基于视频的迷思概念转变策略,并以准实验研究验证其应用效果。通过二段式诊断测验和访谈了解学生迷思概念转变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及教师访谈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在课堂中应用视频的态度和感想。研究对象为某学校七年级班级,参与教学共有42位学生。研究者选择4名学生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其中1名学生平时成绩为高水平,2名为中等水平,1名为低等水平。男女生各2名。 通过对全班学生三次二段式诊断测验的学习成就、全班学生概念转变情况及四个学生概念转变的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基于视频的迷思概念转变策略有助于转变学生地球运动的迷思概念,建构正确的概念理解,并且有助于学生保持正确的概念理解。研究发现对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与四季变化”这本来就是学生难以理解概念,基于视频的迷思概念转变策略有显著效果。另外,研究还发现学生关于地球的运动迷思概念具有系统性,一个概念存在顽固的迷思,会影响与它相关的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四位学生的访谈、全班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和任课教师对视频的内容、视频对学习的帮助、课堂中使用视频教学、视频促进学科的兴趣等方面持肯定、赞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