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务虚笔记》以思想的深刻性与形式的独特性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特例,集诗性与哲思于一体。目前学术界对《务虚笔记》的研究多停留于哲思性而忽视其诗性。本论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从叙事学的角度探索《务虚笔记》的形式特征,以期通过文学之“艺”的具体规律达到文学之“道”的形而上本体。行文分为三部分:叙事精神——叙事方式——叙事艺术与灵魂之思。第一章探讨《务虚笔记》的叙事精神,也就是小说中隐含的作者的叙事意识、叙事观念。第一小节首先理清中西方不同的叙事观念以及叙事观念在当代的嬗变;第二小节着重分析《务虚笔记》的叙事精神,突出纪实与虚构相互渗透、双向互动的悖论性特征。第二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从叙事语式、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三方面分析《务虚笔记》的叙事方式。直陈与虚拟交替使用的叙事语式、回环与延进同时并存的叙事结构、反复叙述与人物对话相互嵌入的叙事语言,这些叙事特点使小说在建构故事的同时又解构故事,在空间化结构中融入线性时间意识,在话语反复的诗性中展开抽象的哲思。这些相悖的因素在小说中得到完美的统一,形成了“哲学、叙述与梦想交响为一”的多声部小说。[1]第三章探讨叙事艺术与灵魂之思的关系,第一节首先从作家的创作历程探讨叙事艺术的转型;第二节具体探讨《务虚笔记》的叙事艺术与作家的生存困境、灵魂之思的关系,小说形式的革新源于作家在困境中对生命、存在的深入思考。